血亏虚、肝郁滞、湿气重、脾气虚、全身乏力?中医教你如何调理

现如今, 社会 发展迅速,人们的工作越来越繁忙,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变大,再加上每天接收到各种信息、一日三餐不规律等,易造成全身疲乏,即使有充足睡眠也无法缓解。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总觉得疲乏常见于气血亏虚、肝郁滞、湿气重以及脾气虚等,中医教你如何解乏。
总觉得乏力,如何通过中医来调理?
1、血亏虚
血虚者易怕冷,全身没有力气,易出现腹痛,月经紊乱,月经稀发以及痛经等。这种情况下可以喝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和当归具有养血活血以及散寒效果,羊肉起到温补填精功效。
2、肝气郁滞
肝气郁滞可扰乱脾胃功能,脾胃功能受损,影响气血生成,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出现乏力感。同时伴有烦躁不安,情绪波动较大,月经紊乱,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两肋胀痛等。此类人应积极调节情绪,通过户外运动、向他人倾诉或唱歌的方式来放松身心;每天喝2~3杯玫瑰花茶,总是上火的话可加入少量白菊。
3、湿气重
湿气重者总感觉到全身乏力,四肢沉重,没有任何精神,嘴巴总黏腻以及犯困等。体内的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前者是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浸泡在水中以及淋雨造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头晕脑胀、肢体酸痛等,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改变潮湿环境;后者是吃太多寒凉生冷食物引起的,其主要特征是食欲差、腹胀以及腹泻,此类人应着重吃温性食物,如红小豆、桂圆或冬瓜汤等。与此同时应保持适度运动,淋雨后应及时更换干燥的衣服。
4、脾气虚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能把胃中食物运化成精微物质,滋润五脏六腑。脾胃虚弱可降低运化功能,不能滋养五脏六腑,从而导致全身乏力,同时伴有腹胀、没有食欲、脸色发黄和腹泻等,平时应保持作息规律,多吃养脾胃的食物如山药、桂圆和红枣以及莲子等,远离辛辣刺激和太凉的食物。
平时应做到劳逸结合,不能让自己太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按时起床,按时入睡;白天增加活动量,每天运动达到30分钟以上,一星期不能少于4~5次,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或练习瑜伽等。若总感觉到全身疲乏,同时伴有体重下降、贫血等,还需及早就医。
2022-06-01
mcxzy 阅读 5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5:05: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胃虚弱是脾胃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舌象为薄苔、胖大舌,伴随舌的形态变化,如齿痕舌、裂纹舌等,提示脾虚。脾胃虚弱或失调导致内因耗伤脾阳,饮食、情志不调亦可伤及脾胃。脾为阴土,主化生、贮藏精气,脾气虚则运化功能失调,饮食减少,气血生化不足,进一步影响脾胃健康。湿邪阻滞与脾胃病紧密...

  • 营养不良、忧思劳倦、失血过多、久病不愈等都是引起血虚的重要因素,血虚多发生在女性人群中,患者一般会有脸色苍白、脸色发青、手足发麻、心悸多梦等表现,在生理上常会有月经量少、经期时间短的症状。对于血虚患者,建议食用补养气血、养血安神的汤药,如当归补血汤、人参归脾汤、八珍汤等。阳虚 所谓阳...

  • 1. 气血两虚的表现包括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等。治疗应益气补血,可选用归脾汤等方剂。2. 脾气虚的表现有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腹满便溏等。治疗应健脾益气,可选用四君子汤等方剂。3. 脾阳虚的表现包括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等...

  • 女性脾虚,一般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亏虚,或者因为情绪经常波动、肝郁气滞导致的脾气亏虚,或者在饮食上经常生冷瓜果、饮食不节,或者经常服用冰啤酒、冰饮料等,损伤脾胃阳气导致的脾虚。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会有纳谷不香、食后腹胀、腹泻、乏力、倦怠、身体发胖、记忆力减退,甚至失眠、多梦,这...

  • 一:脾虚气虚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究及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2: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