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定义“痰”?

痰湿为邪,随气而行,阻滞气机,行至五脏则五脏病,行至经络则经络病,所以中医有“怪病之谓痰”的说法。
,“内湿”往往会引起“痰湿”,痰湿是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后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由于它具有粘滞的特性,所以当它产生后,又成为新的治病因子引起新的疾病。中医上把痰分为2种,一种是“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部,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指的那种痰,还有一种是“无形之痰”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这种情况,其实用另一个名词来解释“无形之痰”大家就好理解了,那就是脂肪。脂肪具有“痰”的污秽、粘滞、稠厚的特征,它是聚积在体内的水湿中的污秽部分凝聚而成。
脾对水湿的运化不足,导致水湿在体内聚积,健脾化痰再配合饮食调整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特别注意的是有2样东西最会引起肥胖,一个是油腻的食物,一个是甜食。这2样中医上叫“肥甘之品”,最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吃它们生脂肪就可以理解了。2019-03-11
(1)
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饮。
  (2)
无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而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实质性痰饮,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的疗效,故称其为无形的痰饮。
  此外,痰饮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痰饮,系指由呼吸道所咳出的分泌物。而广义之痰饮,则除上述咳吐而出之痰液外,还应包括留滞于体内因水湿凝聚而成之痰饮水邪及无形之痰饮病证在内。
  关于痰饮的性质,由于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调而形成,因此四者皆为阴邪,故痰饮病邪性质属阴,一般以浓度较大,质地稠粘为痰;而把浓度较小,质地较为清稀者称为饮,故两者区别即在于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从寒热性质来分,前人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则为饮”,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亦有寒痰或热饮者,故不可一概而论。痰饮具有聚散不定,流动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窜全身各处而发病。2019-01-05
水饮,水湿,痰同是水液循环障碍聚集而产生的病理产物。痰为阴邪,当以温药和之。痰分寒痰,湿痰,燥痰,痰热互结,治法各异。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可以生痰,气郁血淤也影响水液的循环流动而生痰,所以治痰常用健脾燥湿,理气法。2019-05-31
痰饮是由于多种治病因素作用郁人体后,引起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就形质而言,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为饮。2020-03-30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4-10-06 20:37: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器,肺为储"痰"之器.可以推断"痰"的来源在脾,即根在脾,此脾包括有形和无形两部分,有形部分就是指脾胃及消化系统,无形部分指功能及气化,这两部分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西医从细胞学解释认为痰是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胞组织之后的...

  • 无形之痰,有形之痰,皆病理产物,亦病因矣!中医多指师兄们所曰之广义痰矣!

  •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