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脾到底是什么

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津气.津
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脾与胰脏的病理对应在现代研究
中亦得到印证.金氏等实验表明,脾虚患者胰功肽试验低
于正常人,尿淀粉酶活性亦降低,提示脾虚患者胰腺功能下
降[!].南京医学院研究表明,部分脾虚患者存在着糖代谢
障碍["].以上研究揭示,中医脾阴,脾阳虚可分别与西医胰
腺之内,外分泌功能失调相对应.
从治疗角度而言,胰酶缺乏症引起的消化功能不良,西
医可用补充胰酶等替代疗法,中医则认为是脾气(阳)虚,故
以健脾益气(温阳)为法.糖尿病西医可补充胰岛素,中医
则以滋阴生津为法.西医之胰腺病在中医辨证为脾脏病而
施治,进一步从治疗学的角度揭示西医之胰实可与中医之
脾相对应.
归纳以上种种,可以认为西医之胰没有命名为"脾",西
医之脾未能他名,实则是一种概念的错位.而训诂寻源,我
们不难理解这种错位的根源.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
经》中就提出"心,肝,脾,肺,肾"五脏,从而确立了以脏腑为
核心来认识,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这种理论可能来源于
原始的解剖.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与实际解剖经验,古人
所见到的"五脏"应为五个最大,又最易见到的脏器.肺,
心,肝,肾被定为"脏",也就在所必然.惟胰,脾二者,前已
述及,无论从解剖位置,二者大小,与胃肠的密切程度,都以
胰为重要.因此,古人将胰作为五脏之一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说,内经中提及的"脾",很可能就是指"胰"而言,已
见于前述.大抵因语言学上的原因(例如,"胰"首见于《广
》,并非指内脏,而指脊夹肉),故以"脾"名胰2019-07-17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3:00: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综上所述,中医学中的“脾”包括脾脏、胃、小肠等多个相关脏器,其功能涵盖了消化吸收、水液代谢、气血生成和精神状态等多个方面。

  • 1. 在中医学中,“脾”所指并非现代解剖学上的脾脏,而是一个承担着运化功能的重要内脏。2. 在中医理论中,脾脏在五脏中的地位显著,因其主运化的功能对于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至关重要,这些物质是化生气血津液的原料,故脾脏被誉为后天之本。3. 脾脏与胃脏共同参与消化吸收过程,因此在中医学中常将二者...

  • 脾脏(而非胰)在此过程中分泌消化酶,与胆汁协同作用于小肠,分解食物,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肝脏过滤和淋巴系统运输脂肪,最终经心肺输送到全身。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胃和小肠分泌的神经递质及脑源性神经递质无 常协同工作,从而干扰这一升降平衡,引发病理状态。中医通过“脾升胃降”、“肺朝百脉”、“...

  • 在中医理论中,脾是一个重要的脏腑,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脾的主要功能 1. 消化与吸收功能:中医认为脾能够运化水谷精微,即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2. 气血生化之源:脾负责将食物中的精华转化为气血,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养分。3. 水湿管理:脾还参与体内水湿的调节,保持体内水液平衡。中医对脾...

  • 1. 脾的通俗叫法是“脾脏”。2. 在中医学中,脾的别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仓廪之官。3. 胰脏俗称为“胰腺”,在腹腔内位置深奥,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4. 脾脏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对于维持人体免疫功能至关重要。5. 中医所指的脾,主要功能包括运化、升清和统血。6....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