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泻平补是什么意思?

针 “平补平泻”是针灸临床上常用的术语.由于对其的理解不同,显示概念的混乱,以致影响临床治疗,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协调.那么,“平补平泻”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仅就有关文献及个人的体会讨论如下.一、“平补平泻”的提出及其衍化“平补平泻”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朱肱的《类证活人书》,称为“平泻法”.明初《神应经》(由陈会之徒刘瑾辑成)完整地提出“平补平泻”.指出“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人瘦弱,不可专行补法,只宜平补平泻,谓之先污邪气,后补真气”
1,进针时勿快勿慢.进针得气后,不可以用强手法,提插捻转要柔和,补多少就要泻多少,同样,泻多少就要补多少.得气,留针,具体看病情.出针时,不摇大针孔(泻法),也不按压针孔(补法).2020-07-09
mcxzy 阅读 70 次 更新于 2025-04-13 11:37: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平补平泻指的是在针灸治疗中,当患者的阴阳状态不平衡时,通过中等强度的捻转和提插操作,使内外之气达到协调的状态。这种手法并非对身体进行单纯的补或泻,而是寻求一个平衡点。阳气下沉的部位被认为是需要补益的,而阴气上升的部位则被认为是需要疏泄的,但目标始终是达到气机的调和。此外,平补平泻...

  • 针 “平补平泻”是针灸临床上常用的术语。由于对其的理解不同,显示概念的混乱,以致影响临床治疗,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协调。那么,“平补平泻”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仅就有关文献及个人的体会讨论如下。一、“平补平泻”的提出及其衍化“平补平泻”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朱肱的《类证活人书》,称为“平...

  • 补法,是指通过针刺激发经气,增强人体正气,促进功能恢复,适用于虚弱状态。例如,当患者处于虚证状态时,针刺可以补虚;而在实证状态下,针刺则用于泻实。泻法,指的是通过针刺来疏泄病邪,使功能恢复正常,适用于邪盛状态。例如,少商、十宣等穴位具有泻邪作用,而足三里等穴位则具有补虚强壮的效果。捻...

  • 3. 平补平泻:平补平泻是指在针灸治疗中,对穴位进行适量的刺激,既不过度补充也不削弱体内的气血。符号表示为“∣”。4. 三棱针刺血:三棱针刺血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皮肤,放出少量的血液以达到治疗效果。符号表示为“↓”。5. 艾条灸:艾条灸是使用艾条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促进气血流通和调整...

  • 呼吸补泻中,补法则病入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泻法则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开阖补泻中,补法则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泻法则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平补平泻即导气法,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烧山火手法中,将针刺入应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