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种植与栽培技术,适合哪些地区种植


1、选地整地:想要高产,一般建议选择土质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土茯苓,开春后结合翻耕施入基肥。2、繁殖方法:土茯苓主要采用种子繁殖,采用条播法将种子均匀撒入,当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3、移栽:在地块上按株行距25*25厘米开穴,每穴移栽一株壮苗。4、田间管理:在幼苗生长到30厘米左右时要及时搭架引蔓,还要注意松土除草,并追肥1-2次。5、采收:土茯苓常于夏、秋二季采挖。
一、土茯苓种植与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土茯苓适应能力强,山地平地都可以种植,但如果想获得高产,一般建议选择土质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在前一年年的冬天深翻土壤,使其充分风化,开春后结合翻耕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的化肥。将土质整细耙平后,做畦或起垄,等待播种。
2、繁殖方法
土茯苓主要采用种子繁殖,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天3月下旬到4月上旬左右,此时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一般可采用条播法,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并覆土1厘米左右。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大概2周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当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
3、移栽
移栽起苗时要对苗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移栽时,在地块上按株行距25*25厘米开穴,每穴移栽一株壮苗,栽种后浇一次透水。成活后要及时拔草,若发现缺苗要及时补栽。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还要适量的施肥,一般每亩浇施稀薄的人畜粪水1000公斤。
4、田间管理
土茯苓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因此在幼苗生长到30厘米左右时,为了利于其生长,要及时搭架引蔓。同时,还要注意松土除草,并追肥1-2次。当植株生长过旺时,应及时剪去密枝、病虫枝叶,以增加通透性,提高产量。
5、采收
土茯苓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早熟种大概栽后9-10个月即可采收,晚熟品种则需12-14个月。
二、土茯苓适合哪些地区种植
1、土茯苓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四川、江西、云南、安徽等地。在广东产区,广东高要为土茯苓的主产区;在湖南,整个湖南省均有分布;湖北产区的土茯苓生长状况与湖南有些相似,但该产区的多数地区土茯苓生长的海拔比湖南稍高;在四川,土茯苓多生长在海拔1200-1500米左右。
2、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其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
2022-07-25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3:32: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选土:土茯苓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和荫蔽。并且土茯苓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砂质壤土或粘壤土均可栽培。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3、播种: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时候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法,按行距20cm开条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播下,覆土厚1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待苗高10cm左右移...

  • 1. 选地整地:地茯苓适应性强,适合在土质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地均可。为了提高产量,建议选择这样的地块。2. 繁殖方法:主要采用种子繁殖。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适宜的播种期。采用条播法,行距设定为20厘米,开沟后均匀播下种子,覆盖约1厘米厚的土壤。保持土壤湿润,...

  • 一、土茯苓种植与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土茯苓适应能力强,山地平地都可以种植,但如果想获得高产,一般建议选择土质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在前一年年的冬天深翻土壤,使其充分风化,开春后结合翻耕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的化肥。将土质整细耙平后,做畦或起垄,等待播...

  • 1. 选址:土茯苓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中,选择地势高且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2. 选苗:选择健康的土茯苓苗进行种植,苗木应具有鲜嫩、有力的根系。3. 准备土壤:将土壤翻松,去除杂草和石块。土壤应具备通透性和保水性,酸性土壤为佳。4. 制作种植床:将土壤平整并打成宽度为0.8-1米的种...

  • 种植土茯苓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土地。由于土茯苓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并确保土壤富含有机质。在种植前,应充分准备肥料,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地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之后要保持土壤湿润,这有助于种子的发芽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