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以治疗耳鸣,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肾通窍于耳。当人的机体进入衰退期或者是肾的精气不足时,常常会导致身体的听力机能衰退,而且会出现耳鸣,年纪越大的患者耳鸣几率越大,患者可以口服左慈丸。左慈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磁石和柴胡,柴胡可以疏肝解郁,磁石可以护肾,两者结合既可以滋阴补肾又可以疏肝清热,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可以配合针灸和理疗按摩来治疗耳鸣。
2021-06-03
2021-06-03
中医可以治疗耳鸣吗,外感热病中,出现耳鸣,或耳聋,伴见头痛、眩晕、呕逆、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兼寒热身痛等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弦数。治以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痰火郁结证:两耳蝉鸣,时轻时重,有时闭塞如聋,胸中烦闷,痰多口苦,或胁痛,喜得太息,耳下。胀痛,二便不畅,舌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滑。治以化痰清火,和胃降浊。方用温胆汤加减,肝胆火盛证:胀闷,大便稀结,小便短赤。突然耳鸣或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颇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脉数。治法以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肾精亏虚证:耳鸣或耳聋,多兼见眩晕、腰酸膝软、口干、手足心热、遗精等,舌红,脉细弱或尺脉虚大。治以滋肾降火,收摄精气。方用耳聋左慈丸加减,按照医生开的药方,慢慢调理,可以汾疗耳鸣。2021-06-03
中医治疗耳鸣可以用内服中药法,还可选择针灸治疗。
(1)风热上扰证:外感热病中,出现耳鸣,或耳聋,伴见头痛、眩晕、呕逆、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兼寒热身痛等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弦数。治以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
(2)痰火郁结证:两耳蝉鸣,时轻时重,有时闭塞如聋,胸中烦闷,痰多口苦,或胁痛,喜得太息,耳下胀痛,二便不畅,舌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滑。治以化痰清火,和胃降浊。方用温胆汤加减。
(3)肝胆火盛证:胀闷,大便稀结,小便短赤。突然耳鸣或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颇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脉数。治法以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4)肾精亏虚证:耳鸣或耳聋,多兼见眩晕、腰酸膝软、口干、手足心热、遗精等,舌红,脉细弱或尺脉虚大。治以滋肾降火,收摄精气。方用耳聋左慈丸加减。
(5)清气不升证:耳鸣、耳聋,时轻时重,休息暂减,烦劳则加,四肢困倦,劳怯神疲,昏聩食少,大便溏薄,脉细弱,苔薄白腻。治以益气升清,方用益气聪明汤加减。2021-06-04
(1)风热上扰证:外感热病中,出现耳鸣,或耳聋,伴见头痛、眩晕、呕逆、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兼寒热身痛等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弦数。治以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
(2)痰火郁结证:两耳蝉鸣,时轻时重,有时闭塞如聋,胸中烦闷,痰多口苦,或胁痛,喜得太息,耳下胀痛,二便不畅,舌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滑。治以化痰清火,和胃降浊。方用温胆汤加减。
(3)肝胆火盛证:胀闷,大便稀结,小便短赤。突然耳鸣或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颇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脉数。治法以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4)肾精亏虚证:耳鸣或耳聋,多兼见眩晕、腰酸膝软、口干、手足心热、遗精等,舌红,脉细弱或尺脉虚大。治以滋肾降火,收摄精气。方用耳聋左慈丸加减。
(5)清气不升证:耳鸣、耳聋,时轻时重,休息暂减,烦劳则加,四肢困倦,劳怯神疲,昏聩食少,大便溏薄,脉细弱,苔薄白腻。治以益气升清,方用益气聪明汤加减。2021-06-04
实际上中医治疗耳鸣有很大的优势,没有副作用,临床上也有很好的疗效。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虚实情况,辨证地选择相对应的中药方剂,如肝胆湿热,可以选择龙胆泻肝汤,肾虚可选择金匮肾气丸等等。中医外治法可以选择传统针灸疗法,穴位按摩,手指点穴,穴位贴敷,药浴,足浴,放血疗法以及现代针灸技术-浮针疗法。浮针疗法对于治疗耳鸣有着相当好的疗效效果,它可以改善耳周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耳周循环,从而减轻甚至是消除耳鸣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到医院的中医科或者是针灸科咨询医生指导意见。2021-06-03
中医治疗耳鸣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的好坏与患者的病情、医生的水平等因素有关。耳鸣患者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配合药物辅助治疗。建议患者到三级医院进行治疗。2021-06-03
可以的,肾开窍于耳,一般都是精亏,肾阴虚变成2021-06-03
失眠严重时是极为容易引起耳鸣的,因为睡眠不足时,精神状态较差,神经反应性降低,对周围信息敏感性增强,对于平时正常的现象会极为烦躁。同时,在自己独处较为安静的时候,经常能出现耳鸣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耳痛的现象。建议及时寻找失眠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也可以在睡觉前服用适量安眠药,帮助睡眠,避免症状更加恶化。2021-06-04
只能说减轻耳鸣,不能说完全治好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