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中阻有哪些穴道疗法?

(1)按摩疗法
[取穴]下阴交、石门、关元、中极、曲骨等。
[操作]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脐下阴交穴处,其余四指分置腹部两侧,自上向下逐步推动,经石门、关元、中极至曲骨穴止,反复操作。
(2)针灸疗法
[处方]风池、内关、合谷、丰隆。
[治法]风池针法同前,与内关用平补平泻法;合谷、丰隆施泻法。
(3)针灸疗法
[取穴]丰隆、太阳、上星遥百会、阴陵泉、中脘、头维。
[操作]上星平刺2.5~3寸透向百会,捻转泻法,头维透向率谷,捻转泻法,中脘呼吸泻法,余穴捻转提插泻法。
2019-12-27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8:57: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症状。推荐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丰隆、内关、中脘、太冲等。这些穴位具有促进气血流通、祛湿化痰的作用,对于缓解痰浊中阻引起的头晕、头疼有较好的效果。为了更精准地治疗,建议您咨询专业的中医大夫。中医大夫会根据个人体质、病情特点,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半夏白术天麻...

  • 在具体药物运用上,可选用二陈汤加减治疗。方中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2g、甘草10g、竹叶10g、薏苡仁12g。此方旨在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理气化痰、平喘止咳的目的,以缓解痰浊内阻导致的症状。通过合理调配药量、灵活选用药物,能够有效应对痰浊内阻的治疗需求。综上所述,针对痰浊内阻的治疗方法应以除...

  •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痰浊中阻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中医治疗痰浊中阻一般采用中药调理和穴位推拿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大椎、涌泉等穴位来促进体内的气血循环。此外,中医还提倡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等良好习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防止痰浊中阻的出现。

  • (3)痰浊中阻型 出现头昏胀刺痛、耳鸣心悸、急躁善怒、腰膝酸软的症状,加杞菊地黄汤;出现看东西旋转、恶心欲呕、胸闷肢麻的症状,就应该选加半夏白术天麻汤。(4)痰淤痹胸型 如果出现心胸刺痛、气短心悸的症状的病人,在所服药剂中最好选加瓜萎桂枝汤及降香、郁金等。基本方中,黄芪可健脾益气扶正...

  • [常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处方]半夏9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天麻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方义]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去湿,天麻养肝熄风;茯苓、甘草、健脾和胃;陈皮理气化痰。代赭石、竹茹、生姜降逆止呕;砂仁、蔻仁芳香和胃;葱白、郁金、石菖蒲通阳开窍;黄连、黄芩泄热化痰。[用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