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医的进,问几个有关《伤寒论》和温病的问题。

1,所指是伤寒第六条吧,基本一致。
2,这个问题不严谨,温病变证当然能用伤寒方,你觉得承气、白虎类方算否?
3,争议问题,个人倾向于需要其他辨证来补充。当然是风寒外感及其变证啦。
4,这种问题无意义。再说有“直中心包”啊。
5,no
6,都有。
7,谁说的?不要相信。2011-02-26
伤寒论主要是系统论述外感病(主要是伤于寒邪)辨证论治的专著,不是研究内伤、七情之病的。但其中理法方药用途广泛。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只是作了提示,并没有论述。张锡纯用白虎汤演化出几个方子,成为北方治温病的名家。温病条辨和伤寒论不矛盾,温病学是研究急性外感温热病的,是中医治疗外感病的发展。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应该弄清“上受”才必犯肺。逆传才到心包,顺传则中焦、下焦。
有人认为白虎汤、麻杏石甘是治疗温病的祖方,其实都是片面的,楼上的已经说了。
很欣赏你研究、探讨中医经典。努力吧。我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对处,请批评。2011-02-26
每个省都有中医院校,学校附近中医类的书多的是,如果你买旧书的话只要几块钱的2020-04-23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4-11-17 03:01: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看中医药院校的教材吧,也叫《伤寒论》解释得详细,比较容易看懂。不同版本的都有,比如上海科技出版社,比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伤寒论》是含有平脉、辨脉、伤寒例的,六经辩证是以太阳病开篇,您如果是学习《伤寒》,请采用前者,这才是完整的《伤寒》。

  • 《伤害论》为东汉末年作,即使用东汉末三国时期的衡制1斤约合220g1两约合13.8g1升约合204.5mL《伤寒论》中一剂都是要分几次服用的,而我们现在一剂就是一次服用,所以会显得非常大如果你说即使除掉了次数,还是比我们一般的用量要大,那可能古人的体质可能和我们不同,或者是因...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