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作为中药,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土茯苓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本草汇编》:“病杨梅毒疮,药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延绵岁月,竟致废笃。惟锉土萆薢三两,或加皂甙、牵牛各一钱,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数剂多瘥。盖此疾始由毒气干于阳明而发,加以轻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挟相火,来凌脾土,土属湿,主肌肉,湿热郁蓄于肌腠,故发为痈肿,甚则拘挛,《内经》所谓湿气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湿,湿去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痈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湿未郁也。此药长于去湿,不能去热,病久则热衰气耗而湿郁为多故也。”
一、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土茯苓的作用很大,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 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用: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方中重用土茯苓,因其解毒利湿,善治疮毒也;用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白芍清热利湿,用当归、苦参、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用槟榔、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杀虫止痒,故收效颇速。
土茯苓的作用还有有清热止带之功。治疗妇人下焦湿热, 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兼有黄带,散发腥臭味,余自拟一方,名曰土茯苓易黄汤,方用:土茯苓、黄芪各30克,金银花、连翘、当归、败酱草、冬瓜皮、薏苡仁、黄柏、红藤、苍术、椿根皮、白术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经多年临床验证,确有可靠疗效。
2023-10-1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1:48: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土茯苓的功效主要包括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以及辅助治疗相关疾病。解毒除湿: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的功效,对于湿热带下、痈肿、疥癣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通利关节:它还能通利关节,对于梅毒、汞中毒所导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效果。辅助治疗相关疾病:土茯苓在治疗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等方...

  • 土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包括:1. 利尿消肿:土茯苓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减轻水肿症状。2. 渗湿止泻:土茯苓具有渗湿的作用,可以改善湿气内停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状。3. 补脾益气:土茯苓可以补益脾气,改善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4. 抗炎抗菌:土茯...

  • 土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功效多样且显著。它味甘淡,性质平和,归属于肝、肾两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显著作用。在梅毒的治疗中,土茯苓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缓解因梅毒服用汞剂过久所引起的肢体痉挛和筋骨疼痛。它不仅可单独煎服,还可以与金银花、白藓皮等药材配伍使用,增强治疗效果。除了对...

  •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土茯苓对癌症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土茯苓内含多种抗癌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清除体内的癌细胞,阻止癌细胞发生病变和扩散。因此,土茯苓在癌症的抵抗和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土茯苓不仅具有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化痰止咳的功效,还能有效预防癌症。然而,在服用土茯苓时仍需...

  • 1、土茯苓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土茯苓中含有多种消炎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病毒,还可以帮助人体消灭体内的致病菌,促进人的健康,对一些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2、祛风除湿也是土茯苓的功效之一,可以缓解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土茯苓还能预防痛风,能够加快体内尿酸的分解,抑制尿酸的形成,...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