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与食用方法

  土茯苓大家都知道是一味中药,对于中药我们应该多多少少都要有一点了解,毕竟现在还是很流行中药治病的。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土茯苓的功效与食用方法吧。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1、土茯苓煲淮山猪骨汤
  食材主料:鲜土茯苓250g、鲜淮山250g、猪骨350g、薏米50g、盐适量、姜片3片。
  做法:
  ①鲜土茯苓,鲜淮山,猪骨,姜片,薏米。
  ②薏米稍浸泡洗净。
  ③土茯苓买的时候已经削皮了,回家洗净剁小块。
  ④铁棍淮山削皮厚切。
  ⑤土茯苓,猪骨,薏米,姜片放进汤锅里。
  ⑥加足量清水 约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
  2、三米土茯苓汤
  材料:柴鱼、白茅根、茶树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鸡
  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脉、降胆固醇、解毒消肿、祛湿通络。适合家中老人家饮用一款温和汤水。
  土茯苓是祛湿好方   1、鼻塞:土茯苓外洗内服
  鼻窦炎、上颌窦炎等会引起鼻塞、流黄浓涕,并兼头重、舌红、苔黄腻等症状。此症多为脾胃湿热,肝胆郁热,致使湿浊之邪犯上所致。此症选用土茯苓内服外洗,且疗效明显。
  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药渣再复煎,以药液外洗鼻部。一般连用4剂,诸症可消。
  2、祛湿:
  土茯苓牛大力煲猪扇骨
  “岭南汤王”佘自强有一例“土茯苓牛大力煲猪扇骨”靓汤,能祛湿除困、健筋养骨。
  在春夏暑湿时,广东民间最爱用土茯苓煲汤。牛大力亦是广东民间尤其客家一带常用煲汤的中药材,亦为性平味甘、淡,能祛湿健筋骨、壮腰膝、养肝肾。猪扇骨是猪骨中最不油腻的部位,夏日入汤最为适宜,中医认为扇骨能补益增髓。合而为汤,气味清润可口,有祛湿除困、健筋养骨的功效,并为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土茯苓30克、牛大力50克、眉豆60克、猪扇骨500克、生姜4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药材和豆稍浸泡;一起与猪骨、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量。
  土茯苓白果杏仁煲猪肺
  另一例祛湿药方:
2022-07-24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7:44: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土茯苓可泡水和煲粥、也可以煲汤、还可以入药和泡酒。土茯苓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其的食疗功效极佳,土茯苓猪骨汤就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主要做法是将土茯苓30-60克,放入煮好的猪骨汤中煎煮半小时,食用时可去药喝汤,其具有健脾利湿,补阴益髓作用,也可治糖尿病和通利关节。土茯苓可泡水和煲粥、也可以...

  • 土茯苓有哪些食用方法?1、解毒实验表明:土茯苓的水煎剂对TAA所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别有解毒作用,而醇提取物却没有这个功效,因此,土茯苓生吃也有解毒作用。棉酚类有制毒性,土茯苓煎剂、稀醇提取物和粗黄酮制剂可缓解棉酚中毒所致的肝脏病理损伤,拮抗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2、镇痛土茯苓...

  • 土茯苓性味甘、淡,性平,入肝经和胃经。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适量服用土茯苓可增强血尿酸排泄,缓解痛风。土茯苓的炮制方法多样,包括发汗、切片或切块。土茯苓的口感稍涩,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皮肤疾病及梅毒等。土茯苓富含铁、镁、锌、钾等矿物质,营养价值...

  • 土茯苓入肝经和胃经,具有清热降火、抑菌止痒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梅毒等疾病。而茯苓入心经、脾经,具有宁心安神、利水除湿、健脾益气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虚、失眠等症状。土茯苓煲汤时可加入龟、生姜,或与老母鸡、绿豆一同煲汤,也可与猪骨搭配,加入葱花、酱油调味。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去...

  • 除了治疗痛风,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还体现在多个方面。它可用于防治钩端螺旋体病、治疗梅毒等。在湿热疮毒的治疗中,土茯苓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治疗妇女常见的阴痒症时,可以将土茯苓与其他药材一起煎服或外洗,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土茯苓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煲汤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方法。例如,土...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