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张仲景都爱用的茯苓,全村人的希望

话说有一个偏远的村庄,叫利水村。村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以帮人除湿为业,湿邪为患,去如抽丝,极其困难,导致湿邪泛滥,内外交困,村民们疲于应付,屡屡战败。这时候村里出了个穷小子,骨骼清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它的名字叫茯苓。它背负全村人的希望。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我们前面说湿气的内因在于肺,脾,肾,都被它恰好针对。而且它没有寒热偏盛,对于不管是湿热,或者寒湿,都能使用。茯苓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主治水湿泛滥导致的脾胃虚弱,胃口差,呕吐腹泻,水肿,胀满,失眠健忘,心悸不安等。

为啥说茯苓是全村人的希望呢?

《世补斋医书》记载:“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

下面我们就举几个茯苓的经典方子吧。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作用是温阳化气,利湿行水。全方就五味药。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用于治疗水湿内停导致的头痛,烦渴却不欲饮水,甚至饮水即吐,气短咳嗽,水肿,小便不利等。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真武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作用也是温阳利水。全方五味药,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导致的水湿内停,头晕目眩,四肢沉重,怕冷,浮肿腰以下明显,腹痛腹泻等。舌淡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五苓散和真武汤都有温阳化水的效果,温阳五苓散用的是桂枝,而真武汤用的是生姜和附子,温阳效果的话明显真武汤更胜一筹,五苓散主要用于蓄水证,也就是水湿内停,停了怎么办,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所以症状中会有心烦口渴,但是不想喝水这样的矛盾存在。而真武汤则用于阳虚水泛证,更侧重温阳而利水,附子有大热,如果四肢怕冷有明显阳虚症状,还是用真武汤吧。

苓桂术甘汤,同样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用于温阳化饮,健脾利湿。全方就四味药,全在名字当中了。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再一次出现了桂枝与茯苓的搭配。苓桂术甘汤比五苓散少了猪苓,泽泻两个利水药物而加入了甘草,甘草与桂枝合用中医叫“辛甘化阳”,桂枝和甘草,桂枝和茯苓这样的组合,你会在很多经典老方中看到,他们就像一个词组,在一起必有相应功效。甘草与白术合用,益气健脾除湿,起到“培土制水”的功效。

还有两个经典方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都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用到了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这四味药,整体思路就是健脾除湿,侧重点稍有不同。四君子汤就四味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而参苓白术散方中有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莲子,甘草,山药,砂仁,薏苡仁,桔梗,大枣。很明显四君子汤更侧重于益气健脾。而参苓白术散方中药味众多,有健脾胃,有除湿,有补气,有行气,还有载药上行的桔梗,能兼顾肺气虚等症状,所以参苓白术散在中医方济中有“培土生金”之称,土为脾,金为肺,参苓白术散补脾且益肺。

茯苓相关的方子很多,光在中医经典古籍记载的就不在少数,例如桂枝茯苓丸,归脾汤,逍遥散,二陈汤等。2022-07-10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4 10:28: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出现肾气不足的情况时,可服用中成制剂如桂枝茯苓丸、菟丝子丸等,湿热积滞的人可用龙胆泻肝丸调理。如果是由于阴虚火旺导致的,可以服用左归丸。归脾丸、大活络胶囊等药物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1、补肾阳气类中成药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选用中成药。服...

  • 从面部表现来看,多考虑为气血不足,兼有血瘀证,在临床调理上可以选择中药汤剂进行辨证治疗,常用的中成药有桂枝茯苓丸、归脾丸、益气养血口服液、复方阿胶浆、逍遥丸等,临床选用药物应在药师的指导下合理性的使用。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的劳累和熬夜,女性应保持月经周期的正常,多吃一...

  • 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或刺痛,血块排出后其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治宜活血化瘀,可服中成药桂枝茯苓丸,益母丸,益母草膏等进行调理.

  • 这种情况体寒是本,气血阻滞是标,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可同时配合着重温经散寒的药物艾附暖宫丸;如果是痛经伴有胸闷,乳房胀痛,说明肝气不舒,肝气郁结的症状明显,可同时再配合疏肝解郁的药物逍遥丸,若同时还伴有烦躁失眠,说明肝气郁而化火,可加用丹栀逍遥丸;如果子宫肌瘤瘀血阻滞厉害,甚至形成...

  • 你好,这些都是中成药物,是输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是可以用的。不用担心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