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如何穴位按摩?

穴位也就是经络线上出现异常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有反应。这些反应包括: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脂肪肝的按压异常大概在期门穴、肝俞穴所在之处。脂肪肝患者记住以下穴位与按压方法可达到有效防治目的。
(1)足三里。人体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 寸。
长期按摩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脂、血液黏度化,预防中风发生。
足三里穴的作用非常广泛。每天每侧按揉30 ~ 50 次,对于防治脂肪肝有极大的益处。

(2)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正坐屈膝垂足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阳陵泉在临床上就被用来作为脂肪肝治疗作用明显。

(3)太冲。在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也有原动力的意思。

(4)行间。足背,第1、2 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行间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5)期门。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

(6)中脘。本穴为治疗消化系统病证常用穴,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功效。

(7)肝俞。取穴位置:该穴位于背部,当第9 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穴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病的防治。

(8)内、外关穴。能通经脉,调气血。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 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9)大椎穴。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方法:坐位,头略前倾,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起大椎穴处皮肤,做间断捏揉动作。
(10)肝炎穴。疏通经络,补虚泻实,行气止痛。方法:下肢膝关节屈曲外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紧握踝部助力,拇指指腹于内踝上2 寸之“肝炎穴”处进行圆形揉动。
经常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防治脂肪肝,同时配合运动和饮食调理,效果更好。
2019-07-03
脂肪肝按摩穴位倒是不了解。
我是西医,觉得什么穴位按摩都是虚的。
你自己可以做的就是减轻体重,加强锻炼,低脂饮食,少吃煎炸食物,炒菜的油要少放。
如果肝功能轻度异常,可选用保肝降酶药物,如易善复等。2019-12-25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2:56: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脂肪肝可以按摩足三里、足五里、阴廉、章门、期门等穴位,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肝脏对脂肪类物质代谢出现异常所引起,在治疗上除了需要注意饮食,适当的运动之外,也可以同时搭配穴位按摩进行改善。足三里穴是一个特别常见的食物,位于膝盖下三寸左右,足三里不仅可以提高脾胃功能,同时还具有疏肝理气、通经止痛的功效...

  • 脂肪肝可按摩的穴位是:足三里穴、肝俞穴、期门穴等。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改善脂肪肝的症状和促进肝脏健康。详细解释如下: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下肢膝盖下方凹陷处的位置,是保健的要穴之一。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肝脏的代谢功能,对脂肪肝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

  • 脂肪肝是一种代谢性肝脏疾病,可以通过中医穴位按摩来有效治疗脂肪肝。可以按摩内关穴和外关穴,这两个穴位能够起到通经脉、调气血的功效,对改善肝内血液循环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按摩足三里穴,这个穴位可以起到疏肝理气、通经止痛的功效。大椎穴可以疏通经络、祛风止痛、扶正祛邪,对脂肪肝的恢复也有一定...

  • 1 内、外关穴:能通经脉,调气血。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2足三里穴: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3 大椎穴:疏通...

  • 可以选择太冲穴,太冲穴具有平肝潜阳、行气解郁的功效,所以可以选择针灸太冲穴进行调理。还可以选择三阴交穴位,三阴交穴位可以健脾益血,还可以调肝补肾,所以三阴交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调理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可以使消化酶活性增强,具有降低血脂、促进血液黏稠度下降等功效。中脘穴也是一种较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