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不同年纪艾灸穴位不同,4个年龄段要注意

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要对特定的穴位进行艾灸能养护阳气,同时保健养生,防止疾病的产生。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生理特点也是不一样的,艾灸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异。 中医艾灸有奇效,带你揭秘4个年龄段艾灸的功效 1、儿童期 儿童艾灸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防止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对身柱穴进行艾灸,具有补益肺气以及健脑益智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止咳平喘和防病强身的功效。另外也能够辅助治疗消化不良,腹泻腹胀,没有任何食欲,睡眠质量差、总是感冒,肺炎、哮喘以及发育不良等,每次艾灸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2、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时期户外活动明显增多,如果出汗后没有做好保暖,不节制的喝冷饮、吹空调等容易让寒气入侵身体,所以青少年要保护好肺气。17岁时对风门穴艾灸能预防呼吸道疾病,提高体质。24岁左右对三阴交穴艾灸防止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增强了性能力。大量吃冷饮或者感觉到身体不适、即将感冒时艾灸。艾灸不能过于频繁,每周艾灸一次就有即可。30岁之前对肺俞穴进行艾灸,因为肺淤血主管肺部之气,能强身健体,防止受到寒气入侵。 3、30~50岁 30~50岁左右对足三里穴进行艾灸能增强脾胃功能,防止发生疾病。到了中年之后,生活和工作变得稳定,但是应酬增多,饮食不规律或者运动不足会伤害到脾胃,当脾胃虚弱时不能运化食物,大量的水会在中焦集聚,从而引起啤酒肚。艾灸足三里穴能够调理消化系统功能,让全身各个系统变得更加强壮,每天艾灸20分钟左右即可。 4、50岁以后 到了老年肾气和元气都会慢慢的衰退,容易出现腰膝酸痛、头发发白、失眠做梦、总是健忘,视力减退以及听力衰退等。这阶段要对关元穴和曲池穴进行艾灸,能达到培元固本功效。 温馨提示 艾灸完成后两个小时之内不能使用冷水洗澡,因为艾灸后全身毛细孔处于打开状态,容易受凉。艾灸后要多喝温开水,能帮助身体排毒。大部分人喜欢艾灸后会出现精神不振以及全身疲劳,这属于正常现象,要注意休息,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2-11-01
mcxzy 阅读 51 次 更新于 2025-04-11 16:47: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0至50岁的人则应着重灸“足三里”。步入中年后,生活稳定但应酬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易伤及脾胃。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吸收营养的能力,对全身各系统均有强壮作用。该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频率灵活。50岁后的人则需灸“关元”...

  • 中脘穴是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主要穴位。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实验观察发现,艾灸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胃的蠕动,增强胃下缘,提高脾胃功能,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呃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是小肠之“募穴...

  • 根据艾灸的不同方法,可以将艾灸分为艾卷灸、温针灸、直接灸、电子艾灸、瘢痕灸、无瘢痕灸、温管艾灸、温灸器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实按灸、新铺灸等,而日常在家做的艾灸,多为艾卷灸。艾卷灸又可以分为艾条灸、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一般调理身体推荐温和灸。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艾灸能调理脾胃,增强体力,对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有防治作用。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艾灸能防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对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疾病也有防治作用。综上所述,艾灸疗法通过选择不同穴位,能够有效调节人体气血、温补元阳、强身健体,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

  • 身柱穴,位于我们的背部,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下面我们来看看身柱穴位的准确位置图。青少年都是比较活泼的,运动量较大,经常出汗,如果不注意保养,易受风邪入侵,所以,驱邪气,鼓阳气,是最佳的防病手段之一。可以选择灸风门、肺俞、三阴交,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养肺固肾。所以,步入中年要...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