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神经麻痹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面部神经麻痹发病后,往往口眼歪斜,偏向一侧,即一边面痉挛较甚,症状较重,对侧面部却较轻。治疗重点应在症状重的一边,针灸手法采用深刺、重捻。

  取穴:合谷、太冲、颊车、地仓、迎香、风池、承浆、阳白、攒竹、印堂、四白。

  其中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法,两穴对头面的疾患最为有效,《百症赋》说得好:“太冲泻唇歪以速愈。”

  风池、翳风同属少阳,有疏解风邪之效,并能祛风止痛;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印堂、迎香、承浆,均有疏经调气的作用。

  采用透穴法,还可以加强经气的通调,如攒竹穿鱼腰、地仓透颊车。《玉龙歌》说得清楚:“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透颊车。”

  视情况需要,有时选择一些阿是穴配合治疗疗效更佳。对侧面部的症状较轻,其处理方法是:选取几个必要的对应穴位,进针较浅,并采用轻针轻捻。总的来说,一般留针半小时为宜,拔出针后必须用艾条点燃温灸,再进行局部按摩,使局部肌肉松弛,达到理顺经络的目的。每天针灸一次,10天为一疗程。

  一般来说,按上述步骤进行针灸处理,一个疗程左右可逐步治愈。2012-07-06
其实经常用双手搓脸,尤其是清晨,刚起床时就搓,效果很好2012-07-06
合谷,曲池,下关,地仓,太阳等,最好去中医院针灸,效果特别好,能治愈,尽早治疗。2012-07-06
太阳、四白、下关、合谷。2012-07-06
  1.准备。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克,防风9克,苏叶9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

  2. 轮刮眼睑。面瘫患者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3. 指擦鼻翼。面瘫患者以两手食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公分)。指端按压由轻渐重,此法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点捻四白穴。在四白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5. 掌揉颊车、地仓穴。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公分),往返50次。

  注意面部保暖,莫受冷风吹,忌冷水洗脸,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对治愈面瘫大有裨益。2012-10-29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9:04: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枕额肌额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

  • 按摩穴位主要是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的穴位为主。主要的穴位是攒竹穴、阳白穴、四白穴、地仓穴,还有需要加用合谷穴。因为合谷是循经远端的选穴,中医理论上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合谷穴对于治疗面瘫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面瘫的恢复期还需要加用小腿上的足三里穴可以补益气血、濡养经脉、促进恢复。

  • 面部神经麻痹,中医认为是气血不足引起的,可通过揉听会穴,此穴在胆经,有助于面部气血流通。大肠经的偏历穴也有助于治疗面瘫,位置在两手虎口相交的中指位置。对于老年人手无力或胳膊肿痛,可按摩心包经的天池穴和天泉穴。手心发热或出汗,前谷穴位于小肠经,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以上穴位的按摩,不仅...

  • 面部神经麻痹发病后,常出现口眼歪斜,症状集中在一侧,治疗应着重于患侧,针灸手法采用深刺、重捻。常用穴位包括合谷、太冲、颊车、地仓、迎香、风池、承浆、阳白、攒竹、印堂、四白。合谷、太冲穴能有效缓解面部疾病,《百症赋》中提到“太冲泻唇歪以速愈”。风池、翳风穴能疏解风邪,阳白、攒竹、四白...

  • 常用的取穴包括合谷、太冲、颊车、地仓、迎香、风池、承浆、阳白、攒竹、印堂、四白。合谷和太冲是循经远取法,对头面疾病疗效显著,《百症赋》中提到:“太冲泻唇歪以速愈。”风池、翳风同属少阳,具有疏解风邪、祛风止痛的效果;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印堂、迎香、承浆等穴位均有疏经调气的作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