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眩晕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阳虚眩晕的症状 5 阳虚眩晕的治疗 6 关于眩晕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阳虚眩晕的穴位 2 治疗阳虚眩晕的方剂 3 治疗阳虚眩晕的中成药 4 阳虚眩晕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阳虚眩晕 1 拼音 yáng xū xuàn yūn
2 英文参考 dizziness due to yang deficiency
3 概述 阳虚眩晕为病证名[1]。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因阳气不足,清阳不能升达头部所致[1]。
《医略六书·眩晕》:“元阳寒冷,真火不归,眩晕,躁扰,此虚羸人多阳虚眩晕。”
4 阳虚眩晕的症状 阳虚眩晕症见头晕头痛,恶寒,耳鸣耳聋;或眩晕欲倒,气短自汗,手足冷,脉沉细;或晨起头晕,片时自定[1]。

5 阳虚眩晕的治疗 阳虚眩晕治宜温阳补气[1]。用三五七散、参附汤、正元散、黑锡丹等方[1]。
6 关于眩晕 眩晕(vertigo[2][3])为病名[4]。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5]。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眩晕又称头晕[6]、眩运、头旋眼花[4]。眩,视物黑暗不明或感觉昏乱,即眼花;晕,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4][7]。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7]。多因气血亏损,髓海空虚,或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清窍所致[6]。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4]。眩晕相当于周围性及中枢性眩晕、耳源性眩晕、颅内血管性病变、药物中毒及晕动病等[4]。本病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美尼尔氏症、晕动症等)、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神经官能症及贫血等病中[6]。
针灸治疗眩晕效果较好,但应分辨标本缓急。眩晕急重者,先治其标;眩晕较轻或发作间歇期,注意求因治本。
眩晕发作时可令患者闭目,安卧(或坐位),作悠缓、细匀的呼吸动作,或以手指按压印堂、太阳穴,使头面部经气疏畅,眩晕症状即可减轻。
详见眩晕条。
72022-10-20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36: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容易出现眩晕,或伴有其他的症状,如失眠健忘,耳鸣耳聋,视物旋转,头重脚轻,筋骨无力,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少精、无子,妇女不孕不育,月经量少色淡,月经迟至甚至闭经,神疲乏力,思维迟钝,面色萎黄等症状。肾主水,如果出现肾阳虚,阳虚不能温煦四肢,阳虚水泛,不能气化,则出现畏寒肢冷,水肿...

  • 1、肾精不足 眩晕伴耳鸣,,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或素体不足,或久病耗损,或恣情纵欲,肾精虚损;或因脾胃受伤,气血化生不足,清气不升所致。2、肝气郁结 头晕耳鸣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以致肝气郁结,阻塞清窍,或气郁化火,肝胆之火上扰清窍;或因嗜食醇酒...

  • 阳虚眩晕因阳气不足,清阳不能升达头部所致[7]。 《医略六书·眩晕》:“元阳寒冷,真火不归,眩晕,躁扰,此虚羸人多阳虚眩晕。” 阳虚眩晕症见头晕头痛,恶寒,耳鸣耳聋;或眩晕欲倒,气短自汗,手足冷,脉沉细;或晨起头晕,片时自定[7]。 阳虚眩晕治宜温阳补气[7]。用三五七散、参附汤、正元散、黑锡丹等方[7]...

  •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病症,在临床上多是指人发生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头昏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眩晕的中医分型主要包括肝火上炎型、肝阳上亢型、痰浊阻窍型、瘀血阻滞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或肝肾阳虚型六种证型,中医临床治疗眩晕需要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于不同证型的眩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肾阴虚和肾阳虚都能够引起头晕的现象。肾虚引起的头晕常不是天旋地转的眩晕,而是头晕、头昏伴有疲劳感。肾阴虚的患者,由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潮湿盗汗等一系列症状。可服用药物六味地黄丸进行滋阴补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头晕、耳鸣的情况。肾阳虚会出现神疲乏力、夜...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