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用主治和药材药性 中药材查询茯苓

  茯苓,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下面我要介绍的是茯苓的功用主治和药材药性。

  茯苓的功用主治
  茯苓的功效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 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

  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

  主肺痿痰壅。

  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

  治溺黄或赤而不利。

  《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

  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茯苓的药材特性
  药材外观 土茯苓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团块,表面凹凸不平,有多数丁包状突起,质坚硬。味淡而涩。饮片 不规则,切面类白色或红棕色,显粉性,对光视,可见发亮小点,润湿后有粘滑感。

  化学成分

  菌核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羟基羊毛甾三烯酸。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药理作用

  有抗肿瘤的作用。

  性味功能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清热,除湿,解毒,利关节的功能。

  主治用法

  用于关节酸痛,尿路感染,白带,湿热疮毒,梅毒,红皮病,急性菌痢,瘰疬,并用于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水煎服与他药配伍。

  临床上用于防治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每日30g水煎,1—2次服用,每周连服3日,共服用5周。又可治头痛,痛风。

  用量

  30一120克。2023-01-27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0:52: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味甘、淡,且药性平和,被广泛认为具有多种功效。首先,茯苓能够利水渗湿,对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此外,它还能健脾和胃,帮助消化,改善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等问题。对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状况,茯苓同样具备宁心安神的功效。在利尿方面,茯苓功能...

  •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利水渗湿:茯苓味甘淡,药性平和,能够利水而燥土,不伤正气,是中药中祛湿利水的良品。它对于小便不利、少尿、浮肿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并且在增加尿量的同时不会损伤脾胃。健脾:茯苓入脾经,甘而补脾,脾喜燥而恶湿,茯苓的淡性平特性有助于益脾和胃,...

  • 对于痰饮咳嗽,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当痰湿入络,导致肩背酸痛时,茯苓可与半夏、陈皮同用;若需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则宜配半夏、枳壳。通过不同的配伍,茯苓能有效缓解痰饮引起的各种症状。茯苓还能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状。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药材配伍,茯苓...

  •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多种健康益处。首先,茯苓具有健脾养气的效果,适合那些因长期患病而体质虚弱、食欲不佳或伴有体倦乏力、腹泻等症状的人群。这种药材药性温和,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消化功能不佳的问题,疗效稳定,后世的许多补气养脾的药方都源于此。其次,茯苓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茯苓中...

  • 含有茯苓的中成药:1.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等症状。2.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症的功效,主治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