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 补气升阳 炙黄芪甘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多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因其长于升阳举陷,常被用于治疗脾虚所致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内脏下垂等症。此外,黄芪入肺经,同时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导致的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咳痰清晰、声音低懒等症状。

2 固表止汗 黄芪能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以止汗,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的药物同用,来治疗脾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

3 利水消肿 黄芪能减轻肾脏病变,有利尿作用。此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脏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不力,黄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是治疗气虚水肿的重要药物之一。

4 生津养血 黄芪本身具有养血的功效,而且通过补气的作用又有助于增强生血的作用,因此黄芪也常被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及气血两虚证。

2023-01-02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1:57: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炙黄芪通过多种炙法展现其独特的功效与作用。蜜炙黄芪因其独特的补气血功效,常被用于治疗肺虚气短、气虚血弱以及气虚便秘等症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而炒黄芪则侧重于补脾益气,同时避免了壅滞的副作用,对于脾虚腹胀、食少便溏等症状具有良好的调理效果。酒炙黄芪则以其温升作用著称,适用于气虚肺寒...

  • 炙黄芪通过不同的炙法展现出不同的功效与作用。蜜炙黄芪因加入了蜂蜜,增加了补生气血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以及气虚便秘等临床情况。对于脾虚腹胀、食少便溏等问题,炒黄芪因其增强了补脾益气而不壅滞的作用,成为调理的优选。酒炙黄芪则侧重于提升温升作用,适用于因气虚肺寒、气虚下陷...

  • 1. 补气养血 炙黄芪和生黄芪都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黄芪中的成分能够帮助补充气血,对于身体虚弱、气短、血虚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尤其对于月经过多、产后、术后等人群,黄芪泡水饮用具有很好的疗效。2. 益气固表 中医理论中,黄芪被认为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这意味着它可以帮助增强体力和抵抗力,对于经常感...

  • 黄芪分为生黄芪和灸黄芪两种。灸黄芪主要用于补中益气升阳,而利水、发汗、托毒生肌等功能则多以生黄芪来实现。生黄芪性偏凉,能够补气而不助火,适合于阴虚阳亢、热毒亢盛、食积内停等情况下的使用。灸黄芪经过加工处理,药性更为温热,能够更好地发挥补气升阳的作用。然而,这种温热的药性也意味着它...

  • 炙黄芪还可以止汗,出汗分为生理性排汗和病理性出汗,炙黄芪主要针对于病理性出汗,这时服用了炙黄芪有一定的效果,黄芪是补气的要药,生黄芪秘制以后,其健脾补气作用更强,比如过度劳累、睡眠质量差、过度疲乏、四肢无力,以上症状可以经常用到黄芪,属于大补元气之品。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