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肝火,脾火,肺火,肾火,五脏的火你要怎么灭?


上火,是我们大部分人接触的第一个中医词汇,也是我们对中医启蒙的开始。
中医学中的火有生理与病理之分,即正常、非正常。生理之火是正常的,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阳气,它谧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作用。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称之为“少火”,属于正气范畴。
病理之火是不正常的。一般指的是阳太盛,热气升腾,耗散人体正气的病邪。火邪具有燔灼、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等特性,易生肿疡和扰乱心神。比如我们出现长口疮、牙疼、咽喉干痛、两眼红赤,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等症状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了。
上火可分为虚火和实火。
虚火
由于阴虚不能制约阳气造成的。阴血亏虚的情况下,人体就会阳气偏盛,往往病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有五心烦热、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实火
阴血不亏而出现了上火,常常有咽喉肿痛、牙痛、口舌生疮、口渴喜冷饮、小便黄且气味重、腹胀便秘等症状。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日常遇到频次最好的对应五脏的火该如何来解决。
肝火
肝实火旺,除了眼睛红、肿、疼以外,还会烦躁,很容易发火、口渴,大便干燥。
灭火方法:清肝火可以选择龙胆草、芦荟、夏枯草等药物。肝火往往伴有肝气郁滞,所以肝火不仅要清,还需要配合当归、白芍、蒺藜等药物来疏通,否则火清不干净。
心火
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口干、舌尖红。
实火的症状是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烦躁、舌尖红等。
灭火方法:虚火可用生地、麦冬,实火则需用苦寒之物,如黄连泻心汤。
胃火
实火为上腹部不适,伴有多食易饥、口干、口苦、烦躁不安、大便干结、牙痛、牙龈出血、鼻出血、舌红苔黄等。胃实火可适量吃些海带根、西瓜。
虚火则表现为口渴、饮食减少,时有轻度腹胀、低热或潮热、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灭火方法:胃实火可适量吃些海带根、西瓜,虚火可适量吃些蜂蜜、梨汁、甘蔗汁等。
肺火
肺实火通常伴随感冒,若咳黄痰、嗓子疼、口渴、大便干燥,喜凉食,则基本可确诊肺实火。
肺虚火主要是久咳不愈,咳嗽无痰或少痰。肺虚火又分燥热和虚热,燥热者干咳无痰,或有口渴,多发生在感冒发烧以后。阴虚肺热者手脚心发热、盗汗。
灭火方法:轻者沙参,百合,重者清肺化痰丸
肾火
肾火一般多为虚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傍晚口干、烦热、失眠、盗汗、多梦、男性易遗精,有时甚至尿道灼痛、腰膝酸软或胫骨痛、足跟痛等。
灭火方法:轻者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饮,重者黄柏地黄丸
最后要注意有一种特殊且普遍的“火”,可理解为是一种“战火”,就是感冒以后出现的红肿热痛,比如扁桃体发炎,虽然也属于上火,但绝对不能单纯地清热灭火。其本质是受到了外邪侵袭,由于正邪交战才产生上火的表现,所以正确的治法应该是在发散解表的基础上,配以少量的清热药,把邪气赶跑。如果只清热不散邪,邪气会更加入里,表面上是痊愈了,但今后发热、咽痛会反复出现。

2022-07-28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2:08: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心火:心火分为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症状;实火则可能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症状。2. 肺火:肺火的主要症状包括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音哑、潮热盗汗等。3. 胃火:胃火也分为虚实两种。虚火症状轻微,如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

  • 1. 心火旺时,舌尖偏红,舌质红,可能出现心烦、口舌生疮、小便黄等症状。推荐使用生腊圆地、木通、淡竹叶、甘草梢、黄芩、栀子等成方来调理。2. 肝火旺时,舌头两侧发红,舌苔薄黄。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烦躁、尿黄、便秘等。此时应疏肝泄火,可选用龙答哗胆草、车前子、柴胡、生地、黄芩、川木...

  • 中医将内火分为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肾火几种。心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肝火则表现为易怒,头痛、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胃火则表现为口舌生疮,...

  • ”故有后世医家又称之为“五脏火”,即心火、肺火、脾火、肝火、肾火。

  • 五脏分别对应五种不同的火气,即心火、肝火、脾火、肺火和肾火。这些火气在中医理论中代表了五脏功能的不同状态和平衡。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1. 心火:代表心脏功能,包括情绪、思维和心理活动等。当心火旺盛时,可能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激动、失眠等症状。2. 肝火:代表肝脏功能,包括情绪调节、血液循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