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梦,到底是心肾不交,还是心脾两虚,该怎么办?

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梦与深睡眠期时间短,睡眠深度不够、睡眠质量不高有密切关系,多梦并不是做梦次数的增多,而是对梦的记忆次数的增加。那么,多梦是什么原因?
中医学认为,多梦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内在变化。古书中记载,气血不足、情志损伤、阴血亏虚、痰热内扰肝胆、劳累过度、饮食失节等原因都会导致多梦。而用现代医学来解释,神经衰弱、大量脑力劳动导致脑神经兴奋过度、睡姿不正确、失眠症的影响也会导致多梦。多梦的原因很多,有心肾不交,心血不足,心脾两虚,血虚,气虚,肝郁气滞,心肝火旺,血瘀,忧思伤脾等等。
(1)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所知甚少:许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变化,不知道梦在睡眠中的地位,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梦与梦感的区别,不知道梦或梦感没有什么副作用。旧的传统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对梦的不科学解释,使人对梦怀有恐惧感,以讹传讹,使许多人盲目陷入对梦的恐惧中。
(2)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许多人对情绪障碍缺乏认识,不知道情绪障碍是一种疾病,往往忽略了情绪障碍本身,都过分注重情绪障碍伴发的失眠、多梦、疼痛等症状。不知道如何调节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反而夸大了不太客观的体验。
(3)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导致梦感增强;梦感增强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重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2020-12-16
精神活动的主体可以说有两个场所,一个是上班的地方,就是心;另一个是休息的地方,就是肝,也可以说晚上睡觉后,这个神就回到了家中,要静养了,睡上一个好觉,第二天再去心那里上班。休息好了,上班的时候自然精神充足,活力四射。

如果没有休息好,就去上班,那肯定是疲惫不堪,反应又不灵敏,经常丢三落四,这就是魂没有休息好,君火以明的功能没有正常的发挥。

魂在肝中,本来是休息的,应该什么也不干,这样就基本没有什么梦。如果魂在肝中待不住,这儿跑,那里跑,梦就这么出现了。

经常做梦的人就是肝不藏魂。魂为什么不愿在肝这个家里呆着啊,好比夏天很热的晚上,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很热,很多人应该也不愿意回家,宁可在超市呆着,这儿逛逛,那里溜溜,总之是不愿意回家。

那么,中医上是如何改善多梦的?
虽然,经常做梦的人就是肝不藏魂,但是中医对多梦证的改善,常采用以下7种方法。

1、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2020-11-03
我认为多梦应该用中药调节自己,可能是肾气不足所造成的,多吃一些六味地黄丸或者是山药,这些都是补肾气。2020-11-03
梦里梦到的人和事不准,不要为此事纠结,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白天思虑太多导致,白天放松心情,有积极平和的心态就不会有恶梦发生。2020-11-03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及一个良好的身体。人的大脑思想是非常活跃的。做梦是很正常的。放松自己的思想对睡眠有好处。2020-11-03
人有所思夜有所梦你平时想的东西太多也会发梦希望你放松心情多运动相信一定会好转的2020-11-04
多梦,说明你白天运动的时候思想思想得多,白天应该多运动,晚上就能睡好觉。2020-11-03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14: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睡眠中多梦通常与心脾两虚、心虚胆怯或心肾不交有关。2. 心脾两虚意味着脾脏在气血生成上的功能减弱,导致心脏缺乏足够的血液滋养。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大脑的濡养,出现失眠和睡眠质量差的症状。3. 心虚胆怯则是指心脏功能不佳或胆脏虚弱,患者可能会经历恐惧的...

  • 中医角度睡眠多梦实际属于心脾两虚或者心虚胆怯,或者心肾不交。具体原因如下:1、心脾两虚即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之后气血生化不够,心主血,气血生化不够,再加上心推动血的能力不够,体内气血运行就不够,大脑濡养功能也不够,大脑失去濡养之后,就会出现失眠,睡眠不好表现;2、心虚胆怯,心功能...

  • 而如果说在日常生活之中经常出现失眠的情况,在睡着之后很容易做梦并且被惊醒,那么这样的话就可以判断是由于心肾不交而引起的失眠。心肾不交大多数都是因为心和肾的协调出现了失常的情况,再加上肾阴亏损的话,就会出现失眠的状况,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通过滋阴清热的方式来进行调理。

  • 3.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医认为失眠多梦是由于心肾不交、心脾两虚或阴虚肝旺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为三类:a. 心脾两虚:心脾两虚的人在五行中,心脏主管精神意识,脾脏负责气血运行。如果心脏气血不足,无法控制元神,就会导致脾虚,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b. 心阴虚或心血...

  • 想要有效缓解睡觉爱做梦的问题,首先要找到背后的原因。失眠多梦可能源自于心肾不交、心血不足、心脾两虚、血虚、气虚、肝郁气滞、心肝火旺、血瘀、忧思伤脾等复杂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中医提供了辨证施治的方案,通过中药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来改善身体状态,从而减少多梦现象。在中医治疗中,选择合适的中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