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脱出针灸脚底板有用吗,有什么功效跟坏处?

腰间盘突出针灸有用。
腰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疼痛并向下肢放射及麻木感,按针灸经络辩证理论,该病主要和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气血运行失调有关,通过针灸可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贯穿腰背部的经脉的气血阴阳,起到镇静止痛,抗炎消肿,调整肌肉和韧带的功能状态的目的。

2 腰间盘突出针灸的好处
针灸可以改善受损腰椎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物,并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因此能减轻或消除炎症对神经根的化学刺激,减轻神经根的粘连;另外,针刺还可以使外周血液中的致痛物质,如5-羟色胺,组胺等的浓度降低,提高痛阈,并可兴奋内在的抗痛系统,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3 腰间盘突出针灸部位
气滞血瘀型
治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去瘀血。
治疗功效: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寒湿型
治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针灸部位: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肾俞,针灸并用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止痛;关元俞,大肠俞,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经经气,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肾虚型
治则:补肾壮腰。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命门,腰眼,志室,太溪。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腰为肾之府,取肾俞以益肾气;大肠俞通络止痛;命门,腰眼针灸并用以温肾益精;志室,太溪滋补肾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4 腰间盘突出针灸常用腧穴
肾俞:俯卧或侧卧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处取之。
气海俞:俯卧或侧卧位,在第3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处取之。
关元俞:俯卧或侧卧位,在第5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
承扶:俯卧或侧卧位,在臀横纹中央取之。
委中:急性期,可使患者平卧,直腿抬高患肢达最大耐受值,直刺,使下肢抽动3次为度;恢复期,俯卧或侧卧位,未屈膝,在腘横纹当中,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膜肌腱的中间取之。
承山:在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当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取之。2022-01-01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1:17: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于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针灸治疗,可能会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如果对比较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扎针可能没有任何的效果,需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就诊,完善腰椎的核磁共振检查,明确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进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彻底的缓解症状。平时应该嘱咐患者养成...

  • 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针灸上面。因为针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使疼痛得到一部分的缓解。如果椎间盘突出特别重,压迫了神经,甚至合并椎管的狭窄、腰椎的滑脱、黄韧带钙化、后纵韧带肥厚,针灸没有办法使增生的东西去掉,也就是...

  • 腰间盘突出症针灸还是非常有疗效的,针灸可以做到止痛、缓解症状的作用,腰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根性的症状,也可以有干性的症状,也就是说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对于神经根的卡压也会出现腰疼以及下肢放散痛,下行的神经出来之后,周边的肌肉造成的肌紧张,也会对神经有卡压。针灸可以通过望、闻、问、切,...

  • 足疗按摩对腰间盘突出的治疗作用不大,主要起到的是放松和保健的效果。腰间盘突出需要采取正规治疗,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有两种: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风险相对较大,容易复发,存在后遗症,且手术可能不彻底,导致失败率较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且可能对内脏造成伤害,引发副作用。物理...

  • 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脚麻,是一种神经受到压迫的表现。针灸的方法非常广泛,包括骶疗、电热针灸、内热针,即银质针,以及小针刀。腰椎间盘突出产生脚麻,可以采取骶疗,即把药液直接注入骶管,使压迫的神经得以缓解。再配合针灸,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治愈。针灸治疗还可以采取小针刀局部取穴,在腰部压痛点取穴或...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