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淤气滞怎么回事?

气滞痰瘀证是中医病证,是指因忧思郁怒,肝旺侮土,脾失运化,痰湿内蕴,致气滞痰凝所引起的局部肿块,胸闷胁胀,苔薄腻,脉弦滑的一类病证。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1、气滞痰凝证,多见于瘰疬初期,肿块坚实;无明显全身症状;苔黄腻,脉弦滑。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剂:开郁散加减。2、气滞痰凝证,多见于乳房肿块形如梅李,不红不热,质地硬韧,不痛或微痛,推之可动;或伴心情不畅,胸闷胁胀;舌质正常,苔薄腻,脉弦滑。治法:疏肝解郁,滋阴化痰。方剂:开郁散合消疬丸加减。3、气滞痰凝证,多见于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不红、不热,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如肿块过大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苔薄腻,脉弦滑。治法: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方剂: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2023-08-03
出现咳嗽咳痰、心胸憋闷、口唇青紫等都是由外感风寒邪气、寒邪凝滞收引、闭阻经脉、瘀血停滞2023-08-0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2:55: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痰瘀互结最常见的原因是脾气亏虚。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津液不能够正常运化就聚而成痰,痰浊内生。痰浊内生可能会阻于脉道,就会造成血行不畅,造成淤血内阻,就形成了痰瘀互结这样的一些病症。痰瘀互结除了脾气亏虚以外,还可以见于肝郁气滞,肝郁气滞之后气机不畅,就会导致气滞血瘀,而气机不畅津...

  • 首先痰是源于人体的津液,脾胃虚弱,肝郁化火,导致水谷精微代谢异常,加之邪热伤津,炼津成痰,痰浊内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血瘀,痰瘀互阻。其次是阴郁生痰,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淤血内阻,气机失和,津液输布失职,平聚成痰,痰瘀互结,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两种:第一、以淤血为主的表现,表...

  • 脑为娇脏,至清之地,邪不能犯.犯之则病.由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缘故,所以,凡病实者,非外感六淫之邪犯脑,即为痰,水,瘀毒壅滞之证;凡病虚者,非髓海不足,即元气亏虚.由于血赖气行,元气虚又可致痰湿瘀滞浊邪萌生,而出现多种脑病症状.所以,脑病尽管复杂多样,但都...

  • 血瘀是中医的一种病症,即血液流通不畅,有瘀血。血液流经脉络,无法及时消散,瘀滞在某处;或者是血流运行不畅,淤积在经脉、器官内呈现凝滞状态,都称为血瘀。而由于导致血瘀的原因不同,所以血瘀证又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3种血瘀证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浊血瘀。导致血瘀的病因不同,所以一...

  • 1、冠心病:冠心病属于痹症的范畴,其发病机理在于气血瘀滞,闭阻胸阳、血气运行不通畅,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2、肝硬化:肝硬化属中医学“积聚”、“臌胀”病范畴,多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3、脑梗塞:祖国医学称为“中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