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针灸是中医中的一个治疗方法,它是根据人的穴位来进行治疗的。针灸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而针灸后也需要很多的护理,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则将会功亏一篑,为了防止针灸治疗后预防色斑的发生与反弹,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点关于针灸后的注意事项。以避免大家不知道这些要注意的事情,在治疗后又产生其它的问题。2013-11-16
针灸是中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治病、养生方法,小小的几根银针就能发挥出治疗各种疾病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因为针灸是结合人体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所以在使用起来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和禁忌,不当或者错误使用,甚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作用。那么,针灸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有哪些?

一、针灸的注意事项
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病人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必须先征得病人同意,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
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要准,灸穴勿过多医学|教育网|整理,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
3.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
4.施灸过程中,应防止艾火烧着衣物、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将艾条或艾炷媳灭,以防发生火灾。对于昏迷、反应迟纯或局部感觉消失的病人,应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

二、针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小心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会耗伤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4、某些传染病、昏迷、高热、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极度疲劳,过饱、过饥、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6、高血压病人头部不宜灸,糖尿病病人艾灸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可灸伤皮肤,更不可实施疤痕灸。
7、从中医角度来说,还有一些证候是不合适艾灸的。如:外感或者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急者禁灸;抽搐、高热、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不宜灸。
2018-06-25
2020-01-10
艾灸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医生坦言:这些事劝你别做

2021-03-21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33: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除了上述注意事项,针灸后的日常活动也应适度。患者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一般建议在针灸后至少休息15至30分钟,待身体恢复平静后再进行日常活动。针灸治疗后,局部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红肿或疼痛,这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分担心。但如果疼痛持续加剧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局部肿...

  • 针灸后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避免风寒:保暖:针灸后身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或处于寒冷环境中。慎起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针灸治疗不仅针对身体疾病,也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 针灸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休息与活动 针灸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立即进行重体力劳动。因为针灸刺激穴位后,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治疗效果。休息时,以静养为主,有助于气血循环和经络通畅。2. 保暖防暑 针灸后一段时间,患者的体温可能不稳定,需要注...

  • 1、充分休息:部分患者在针灸后会出现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患者在治疗后应该避免立即进食、剧烈运动等,尽量延长休息时间,以免诱发或者加重不良反应;2、注意保暖:一般针刺后会遗留针眼,而艾灸后会使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因此患者在结束后需做好保暖工作,比如避免直吹空调或者风扇,或在寒冷天气穿很少的...

  • 针灸作为中医理疗的传统手段,通过刺激穴位以促进经络通畅和气血运行。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患者需遵循以下关键注意事项:首先,针灸结束后一小时内应避免接触水源,数小时后视情况可洗澡。若治疗刺激性强或皮肤有破损,则完全不可碰水或洗澡,以防感染。其次,针灸后一段时间内需注重保暖,避免针刺部位受凉,...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