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都有哪些禁忌?

针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一般需要专业的中医才可以用,因为针灸对于穴位的选择有很多讲究和禁忌,不同的疾病需要施针的穴位就不同,针灸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条件。那么,针灸都有哪些禁忌?针灸的主要禁忌都有哪些?1、针刺禁忌1、部位禁忌: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2、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儿禁针囟会。女子禁针石门。3、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禁针。《内经》提出五夺、五逆禁针既是此意。4、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禁针。2、灸法禁忌1、穴位禁灸,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蓼、禾蓼、颧蓼、迎香、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等。2、病证禁灸:病在三阳不宜灸,阴虚内热者不宜灸,表证不宜灸,温热病不宜灸,湿热病不宜灸等。三、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看,过去古代的禁针、禁灸有时代的局限性,现代临床实践中,许多禁忌已经不存在。因此,这些论述仅供临床参考。3、针灸不适合的人群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4、针灸注意事项1、不能针灸的人群不建议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血液疾病的人针灸。这类人要么是不能正常凝血,要么是凝血时间太长,针刺会导致流血不止,影响施针。皮肤局部长癜痕或者溃疡的人,不宜针灸。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血糖含量较高,且糖尿病患者会引发皮肤病,这类人不能针灸,针眼如果没有好好消毒,可能会形成伤口感染化脓。2、针灸需要注意的夏天做完针灸以后,不要呆在温度太低的地方,也不要立刻洗澡,应该等两到三个小时。需要提醒的是,洗澡水不要用冷水。冬天做完针灸,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身体受寒。做完针灸以后,最好能保证毛孔畅通,所以环境温度很重要,不宜太冷也不宜太热。爱美的女性可以趁这个时候洁面,吸附黑头,护理皮肤。3、在生活中应注意做完针灸以后饮食上禁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抽烟,多吃水果蔬菜,大豆制品,及时补充营养。不要用冷水洗针眼处,多休息。2023-06-12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5:47: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过于疲劳:身体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时,不宜接受针灸治疗。空腹或饥饿: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针灸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感。精神高度紧张:精神过度紧张会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特定人群与部位:孕妇: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是针灸的禁忌区域,同时应避免针灸容易引起宫缩导致流产的穴位,如合谷...

  • 1、在过于紧张或者饥饿状态下,一般并不建议针灸。2、如果在怀孕期间不建议进行腰部或者腹部的针灸。3、小儿针灸,不建议留针。4、有出血性疾病或者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建议针灸。5、有皮肤感染或者肿瘤的部位不建议针灸。6、在患者的腹部不建议针灸直刺过深,只是防止损伤内脏。7、另外,如果老年人或者初次...

  • 1、薄皮、肌少、肌肉结聚处,怀孕期女性的腰骶部、下腹,男人女人的乳头、私处、男性睾丸等不必艾灸穴位。此外,骨节位置不必立即灸。除此之外,大血管处、心脏位置不必灸,目光属面部部,也不必灸。2、凡曝露出外的位置,如面部,不必立即灸,防止产生疤痕,影响美观大方。3、无自做工作能力的人如精...

  • 针灸治疗时存在一些禁忌症,比如皮肤病、局部皮肤破损、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不宜进行针灸。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等疾病患者也应避免针灸治疗。针灸时,患者需要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皮肤病患者不宜接受针灸治疗,因为针灸可能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局部皮肤破损的患者同样不适合...

  •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平衡和促进自愈能力。尽管针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还是存在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发热、皮肤感染等,应暂时避免进行针灸。因为针灸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或使病情加重。2、出血倾向或服用抗凝药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