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症候或出现不同的伴发症状 从寒热就能辨别阴阳 阴胜则生内热 阳虚胜外寒
阴虚内热证指阴液亏虚,虚热内生,以低热,口干,盗汗,颧红,大便干结等为常见症状的证候,多因外感热邪日久不愈,情志郁结,房劳太过,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等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脉细数等。
血热证常见于“肺痨”、“消渴”、“腰痛”、“遗精”、“内伤发热”等疾病中。
本病通常应与“阴虚证”、“津液亏损证”、“阴虚阳亢证”相鉴别。
阳虚证又称虚寒证,是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出现温煦失职的证候。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或寒邪伤阳所致。本条所述阳虚证是指机体整体阳气不足而言,它与心、脾、肾等脏的阳虚证是相互联系的,以脏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阳虚证分别由各脏腑阳虚证述及。
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咣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白,脉虚迟或沉弱。
阳虚证常见于“水肿”、“泄泻”、“心悸”、“虚劳”等疾病中。
本证在临床上应与“气虚证”、“里寒实证”、“真热假寒证”相鉴别。2012-12-21
阴虚内热证指阴液亏虚,虚热内生,以低热,口干,盗汗,颧红,大便干结等为常见症状的证候,多因外感热邪日久不愈,情志郁结,房劳太过,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等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脉细数等。
血热证常见于“肺痨”、“消渴”、“腰痛”、“遗精”、“内伤发热”等疾病中。
本病通常应与“阴虚证”、“津液亏损证”、“阴虚阳亢证”相鉴别。
阳虚证又称虚寒证,是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出现温煦失职的证候。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或寒邪伤阳所致。本条所述阳虚证是指机体整体阳气不足而言,它与心、脾、肾等脏的阳虚证是相互联系的,以脏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阳虚证分别由各脏腑阳虚证述及。
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咣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白,脉虚迟或沉弱。
阳虚证常见于“水肿”、“泄泻”、“心悸”、“虚劳”等疾病中。
本证在临床上应与“气虚证”、“里寒实证”、“真热假寒证”相鉴别。2012-12-21
气为阳,血为阴。气虚消化不良,软弱无力,做事打不起精神,血虚抵抗力降低容易感冒。血虚比较厉害了就是阴虚,气虚比较厉害就是阳虚。2012-12-18
中医总讲阴虚、阳虚,它们是怎么定义和区别的呢?举1个例子
2021-05-06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