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晓身体阴虚阳虚阴盛阳盛的定义和区别

不同的症候或出现不同的伴发症状 从寒热就能辨别阴阳 阴胜则生内热 阳虚胜外寒

阴虚内热证指阴液亏虚,虚热内生,以低热,口干,盗汗,颧红,大便干结等为常见症状的证候,多因外感热邪日久不愈,情志郁结,房劳太过,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等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脉细数等。
血热证常见于“肺痨”、“消渴”、“腰痛”、“遗精”、“内伤发热”等疾病中。
本病通常应与“阴虚证”、“津液亏损证”、“阴虚阳亢证”相鉴别。
阳虚证又称虚寒证,是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出现温煦失职的证候。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或寒邪伤阳所致。本条所述阳虚证是指机体整体阳气不足而言,它与心、脾、肾等脏的阳虚证是相互联系的,以脏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阳虚证分别由各脏腑阳虚证述及。
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咣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白,脉虚迟或沉弱。
阳虚证常见于“水肿”、“泄泻”、“心悸”、“虚劳”等疾病中。
本证在临床上应与“气虚证”、“里寒实证”、“真热假寒证”相鉴别。2012-12-21
气为阳,血为阴。气虚消化不良,软弱无力,做事打不起精神,血虚抵抗力降低容易感冒。血虚比较厉害了就是阴虚,气虚比较厉害就是阳虚。2012-12-18
中医总讲阴虚、阳虚,它们是怎么定义和区别的呢?举1个例子

2021-05-0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36: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阴虚体质的人通常瘦小,面色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他们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喜欢喝冷饮,唇红微干。冬季对他们来说容易度过,但夏季却难以忍受。这类人的舌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秦伯未老中医主张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认为该方具有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不蛮补的优点,服用后还能增进食欲,...

  • 首先,我们要明白正常体质的基本特征。肤色润泽,唇红润,精神饱满,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这意味着身体状态良好,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能够适应寒热环境,无需特别的进补,适合食用平补之品。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阴寒体质。这类体质属于寒性或实性体质,平日里手脚冰冷,不喜寒凉,...

  • 辨别自己是气虚、血虚、阴虚还是阳虚,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的几个方面。首先,从整体来看,阳虚外寒,阴虚内热;阳盛外热,阴盛内寒。了解这一点是辨别体质的基础。气虚的特征主要包括懒言、脉弱、无力、气短和发憋。如果你发现自己常感到气力不足,说话声音虚弱,脉搏跳动较弱,行动无力,容易感到疲倦,呼吸...

  • 而“阳虚”则是指身体内部阳气不足,常见于肾、脾、心等脏器。表现为腰膝酸冷、肢凉怕冷、小便不利或反多、尿频水肿、便稀、小腹拘急等症状。患者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通常伴有畏寒、面色苍白或黎黑、精神萎靡、头晕等症状。“阴盛”与“阳盛”则是指身体内部阴阳过盛,导致某些脏器功能异常。...

  • 首先,了解“阳虚外寒,阴虚内热;阳盛外热,阴盛内寒”的基本概念。简单来说,阳虚多表现为体表寒冷,而阴虚则常伴随体内过热现象。气虚者常感懒言乏力,脉搏微弱,容易感到气短、憋闷。血虚的人则可能视力模糊,头部有火气,容易怒气冲冲。大便往往呈现头干而后变稀的特点,发质可能不佳。此外,体质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