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养生 “大寒”中医推荐3个驱寒食疗方


民谚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1月20日,大寒节气如约而至,对于气虚、阳虚、血虚患者来说,这个时候最怕冷。中医推荐3款食疗方,帮你驱寒。
1、气虚——黄芪牛肉汤
案例:许女士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很郁闷,因为自己比较怕冷,但是又容易出汗,她常常认为只有热量比较足的人才会在“小寒”这样寒冷的节气出汗,自己明明很怕冷,怎么可能还出汗呢?
专家解析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控制毛孔开阖的功能,因此,当人“气虚”时,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减弱,也难以控制毛孔的开阖和汗腺的分泌,从而出现怕冷但又爱出汗的症状。
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爱出汗外,还往往表现为肌肉松软,体力较差,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身体防御能力一般不怎么好,容易感冒,感冒后康复的时间也比别人长。
【推荐食疗方】黄芪牛肉汤
原料:牛肉(瘦)1000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大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葱5克,胡椒粉1克,盐10克,味精2克。
做法:将黄芪、党参洗净;经过加工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葱洗净;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加入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上炖熟透;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点评: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党参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2、血虚——鸡丝阿胶汤
很多女性朋友怕冷多是由于血虚,为什么这么说呢?专家介绍,经、带、胎、产都可能造成失血,而经期劳累、月经量过多、生产时出血过多等等都会导致血虚。女性血虚有寒者,一般都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症状。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试试鸡丝阿胶汤。
【推荐食疗方】鸡丝阿胶汤
原料:鸡胸脯肉100克,牛奶1000克,阿胶80克,姜10克,盐2克。
做法:鸡脯肉洗净,切成鸡丝;阿胶碎成小块,放沸水锅内隔水蒸化;生姜洗净,去皮切片;鸡肉丝、阿胶、姜片、鲜牛奶同放炖盅内,盖上盅盖;隔水炖1小时,取出,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点评:阿胶为补血之佳品,尤为适宜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阿胶既能补血,又能滋阴。止血常用阿胶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
3、阳虚——干姜肉桂羊肉汤
不少人都认为怕冷就是阳虚,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如何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阳虚呢?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阳气不足时,不能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会出现怕冷的现象。一般阳虚的人有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是完谷不化等症状。根据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不同,表现的症状各不同。
比如心阳虚,除了通常阳虚都会有的症状外,还有心悸、憋闷、心前区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等表现。
肝阳虚,可出现头晕目眩,两侧肋下不适,乳房胀痛,易惊恐或情绪抑郁等表现。
脾阳虚,可出现食欲不佳,打嗝、嗳气、大便稀溏不成形等症状。肾阳虚,有腰膝酸软、小便或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等表现。
肺阳虚,通常表现出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音低且少言等症状。
但是无论哪种阳虚,怕冷、手脚冰凉是阳虚者的最主要表现。如果阳虚怕冷的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尝试食疗驱寒。
【推荐食疗方】干姜肉桂羊肉汤
原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肉桂15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点评:很多人对生姜比较熟悉,但是并不很了解干姜的功效。干姜多数是生姜晒干或烘干后的成品。生姜偏于散寒,干姜比生姜多了温中回阳,尤其是温暖脾阳的作用,着名古方理中汤中就有它。凡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者都比较适合用。肉桂是寒冷季节最为常用的调味食品,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
肉桂甘辛大热,不仅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故凡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用。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更有利于增强补阳祛寒的功效。
2023-01-15
mcxzy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0:29: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气虚——黄芪牛肉汤 许女士每年此时都会感到困扰,因为她的身体既怕冷又容易出汗。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负责调节体温和控制汗腺分泌,气虚者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因此会出现怕冷和多汗的症状。气虚体质者常表现为肌肉松软、体力较差,易疲劳,防御能力一般,容易感冒,康复时间较长。【推荐食疗方】...

  • 核桃桂肉山药瘦肉汤:由核桃肉、桂圆肉、淮山药、瘦肉和生姜组成,能健脾益肾、补脑安神,适合体质虚损、用脑过度、睡眠欠佳之人。巴戟苁蓉乌鸡汤:含有巴戟、肉苁蓉、乌鸡、红枣和生姜,可温补肾阳、养血益精,适合阳虚腰冷、精血亏虚、肠燥便秘之人。饮食搭配与原则:冬季养生应以“藏”为本,饮食搭配...

  • 饮食方面,中医建议多摄取温热食物以抗寒保养阳气。例如,生姜有辛温散寒的作用;大葱能宣通阳气;大蒜、苏叶、花椒等也有助预防或改善风寒感冒症状。此外,还推荐了几款适合大寒节气的食疗方,如川芎白芷葱白饮、核桃桂肉山药瘦肉汤和巴戟苁蓉乌鸡汤等。在运动方面,冬季适量活动对养生有益。大寒时节可选...

  • 在此,推荐几个网红“大寒”节气食疗方供参考。01川芎白芷葱白饮 材料:川芎10克,白芷10克,葱白3段,红枣2枚。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红枣掰开,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改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止痛。适合外感风寒、头晕头痛之人。02核桃桂肉山药瘦肉汤 ...

  • 1. 在大寒节气,食用温补性食物能够迅速为身体提供热量,抵御寒冷。羊肉、牛肉、鸡肉和排骨等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理想的温补选择。中医认为,红枣、桂圆、韭菜、核桃、花生、山药、芝麻和小米等食物具有温阳益气的作用,适量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可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2. 冬季怕冷可能与饮食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