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募、络、八会穴

1.郄穴

郄穴是主消炎的穴位。那个部位有炎症,就用那个经的郄穴。

十二经郄穴穴位:

1、肺经孔最;2、大肠经温溜;3、胃经梁丘;4、脾经地机;5.心经阴郄;6.小肠经养老;7.膀胱经金门;8.肾经水泉;9.心包经郄门;10.三焦经会宗;11.胆经外丘;12.肝经中都。

2.募穴

募穴都在腹部,适治久痼之疾,可兴奋脏腑的功能。是脏腑之气聚集的穴位。是经的反应点,那条经有问题,该经的募穴就有压痛。

十二经募穴穴位

1、肺经云门;2、大肠经天枢;3、胃经中脘;4.脾经章门;5、心经巨阙;6.小肠经关元;7.膀胱经中极;8.肾经京门;9.心包经膻中;10.三焦经石门;11.胆经日月;12.肝经期门。

3.络穴

经脉的支路,起沟通表里,渗透联络作用。

十五经络穴穴位

1、肺经列缺;2、大肠经偏历;3、胃经丰隆;4、脾经公孙;5、心经通里;6、小肠经支正;7膀胱经飞扬;8、肾经大钟;9、心包经内关;10、三焦经外关;11、胆经光明;12、肝经蠡沟;13、任脉鸠尾;14、督脉长强;15、脾大络大包。

4.八会穴(主治热证)

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腧、骨会大抒、脉会太渊、气会膻中。

腑病治中脘,脏病治章门,筋病阳陵泉,髓病绝骨,血病膈俞,骨病大抒,脉病太渊,气病膻中。

附图:

治疗法则:

1.原络(主客)治疗:

选病经的原穴(主),加表里经的络穴(客)。

2.俞募治疗:

病人原气不足,在病经的募穴和俞穴上治疗,募在阴从阴引阳。热证用针,寒证用灸。

3.会郄治疗:

选病经的郄穴,加病经的会穴。如大肠有问题,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大肠为腑,腑会中脘,大肠经的会郄治疗选温溜和中脘两穴。2022-06-12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09: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郄穴歌 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十二募穴歌 肝俞、心俞...

  • 郄穴是经络系统中,经气特别汇聚的特殊点,主要集中在人体四肢肘膝以下部位。它们分别对应着十二经脉,以及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总共十六个穴位。这十六个郄穴中,阴经的有孔最、郄门、阴郄、养老、地机、中都、外丘和水泉,它们主要负责治疗与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阳...

  •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窥浅深。七、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足三里,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胆经之合阳陵取,腑病用之效必彰。八、十六郄穴歌诀 郄是孔隙义,气血深藏聚,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阳维郄阳交,阴维筑宾居。阳跷走跗阳...

  • 12条人体正经上的精兵强将: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皆以天人合一之理念贯穿,展现出人体精气神的奥秘。井穴,作为12条正经的源头,五俞穴的一种,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象征着生命之源,其在经络流注中犹如泉水之始,故称“井”。全身十二经各有其井穴,共计十二个,包括肺的少...

  •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 有关记载...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