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即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 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病源、病邪等。它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等。另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有时是相互作用的,在某一病理阶段是结果的东西,在另一阶段则可能成为病因,如痰饮、瘀血等,既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中医的病因学说,以宋代。陈无择提出的三因学说为代表。三因是指:一 外因:1六淫指自然界反常的,足以使人发病的,不正常的气候变化(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称作六气);2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疫疠之气”,其中也包含病毒、细菌一类的概念,如明末的吴又可指出:疫疠之气,非风、非寒、非暑,乃自然界别有的一种异气所感,限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尚无显微镜,但已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二 内因:指内伤七情,如喜、怒、忧、思、悲、恐、惊。有过喜伤心,怒伤肝,思虑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和“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等说法。三 不内外因,指饮食、劳逸所伤和虫兽咬伤,跌打损伤,刀刃枪伤,现代多发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均属此类。 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淫可单独作用机体而致病,也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侯 中医除指六淫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2014-10-02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1:54: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基础理论中,病因和病机的概念常常被用来解释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当人们感冒时,病因可以归结为外感风邪或时行疫毒,以及正气虚弱,肺卫功能不足。而病机则描述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体,具体表现为肺脏功能的失调。中医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位于胸中,主要负责呼吸和气的调节,开窍于鼻,主管气体...

  • 中医理论中,情志失调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因之一。情志指的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情绪低落、抑郁的状态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引发抑郁症状。此外,长期的情志失调还可能导致肝气郁结,从而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在中医看来,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

  • 中医的病因主要有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寄生虫病因以及其他病因。一、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是指来源于外界环境的、使人患病的原因,主要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以及疫疠之气等。这些邪气通过体表或口鼻等侵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寒气侵袭易引发感冒,湿气过重可能导致脾胃不和。二、内伤...

  • 外湿:由生物性病原体和理化性刺激引起。外湿为病与季节、环境有关:黄梅季节多雨,土地潮湿,物体易霉,早晨雾气弥漫,居处潮湿,长期水中作业,涉水淋雨,人在此时易病。内湿:为脾失健运,属于症候归类范畴,中医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燥邪 燥邪是秋天的主气,与湿的意义相反,是指空气中...

  • 一、常考疾病病理因素总结 1. 癫狂:气、火、痰、瘀。2. 眩晕、痫证:风、火、痰、瘀。3. 中风:风、火、痰、气、瘀。4. 肺胀:痰浊、水饮、瘀血。5. 鼓胀:气滞、水湿、瘀血。6. 噎膈:痰、气瘀。7. 痿证:温邪、湿热、瘀血。8. 癃闭:湿热、热毒、痰瘀、气滞。9. 胃痛:湿阻、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