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重补脾!简简单单六味药,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脾旺百病除

不想起床?抵抗力下降?体弱多病?
坐着不动就冒汗,稍微运动一下就大汗淋漓
容易疲倦,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能躺着绝不站着
说话有气无力的,肌肉松弛不结实
容易感冒,恢复的周期比一般人都要长
总之,整个人都感觉不得劲一样……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多半是有气虚的情况。
气虚指全身虚衰性重病之后,元气未复。临床表现为面色白、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语声低沉、动则自汗等。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促进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对于维持体温、促进自身的新陈、物质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人体出现气虚的话,则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
1、容易觉得累,也不喜欢运动,身上提不起劲,甚至不喜欢说话。
2、一觉睡醒,还是觉得很疲劳,无精打采的
3、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感冒
4、容易腹胀,大便不成形
5、经常胸闷、心慌心悸
6、小便清长,夜尿次数多
7、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无光泽
《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对于气虚,宜补气益气。
补气重补脾,脾旺百病除,简单六味药,助你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为什么说补气重在补脾呢?虽然说气虚的形成与肺、脾、肾有关,但是在三者之间,关键还是在脾。
肾气主要来源于肾精的转化,肾精一方面是先天父母给的,一方面是后天脾将五谷精微转化为营养输送给肾。
而肺气呢,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也就是说,脾是肺的老妈,那老妈都不好了,孩子自然会受牵连。所以脾虚的时间一长,肺也就跟着虚了。
因此,补气还是重在补脾。脾旺则百病除,要知道脾有后天之本的说法,同时还是气血生化之源,只要把脾调理好了,气血生化将源源不断。
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是有四君子汤加减而来的,而四君子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部由政府官修颁布的成方药典。
六君子汤的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
人参
人参我们都知道,它是大补之物,它性平偏温,味甘,有着益气补中的作用。由于它的价格对于些人来说比较昂贵,现代多数都是用党参来代替。若是小孩食用的话,可以参考太子参。
白术
白术味甘、苦,药性温,归胃脾经,有着燥湿利水、健脾利水、安胎、止汗的作用。本身脾是喜燥而恶湿的,刚好白术可以燥湿,恢复内部环境,好让脾旺健运。
茯苓
茯苓味甘、淡,药性平,归心、肺、肾、脾经,有着利水渗湿、健脾胃、宁心神的作用。它与白术联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加强祛湿的作用,这样会更快地恢复脾的运化功能。
炙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的作用。其中经过炮制的炙甘草,则以补脾益气见长。
陈皮
陈皮味苦、辛,药性温,归肺、脾经,有着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等燥湿之后,还是需要把体内的气机理顺,这样也更有利于脾的运化。同时,陈皮还有燥湿化痰的作用。
半夏
半夏味辛,药性温,归脾、胃、肺经,有着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由于半夏有毒,在临床上一般用的半夏都是经过工艺炮制的,其中就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
整个方子可以看出,既可以燥湿健脾、补中益气,又可以燥湿化痰,让整个方子使得补而不滞。特别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内阻的病症。比方说食欲下降、四肢无力、胸满腹胀、大便溏薄或咳嗽痰多等情况。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奋力在外打拼的人,常常忽视自己身体的调养,所以很容易因为过度操劳,精力太过损耗而产生气虚,比如男性睡觉容易打呼噜,精神萎靡缺乏阳刚之气,女性朋友也易患低血压、贫血等症状。
因此,大家还是应该要引起重视了
2022-07-25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24: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党参:补脾补气、生津益气。枸杞:益精明目、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红枣: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蜜枣:补益脾胃、养心安神、滋阴补血。玉竹:生津止渴、降心火、降血脂。淮山:健脾益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鸡肉:温中益气、保护心血管、强身健体。

  • 先加入了党参,一边补脾益肺,一边生津养血。不容易燥。又加入黄芪,来补气。它是补气的良药。紧接着加入肉桂,味辛、甘,入肾,温阳散寒、引火归元,来温暖我们的身体。另外还可以补气血。最后加入甘草来调和诸药,使药效不热不凉、不湿不燥,刚刚好。保元汤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四味药,但,却是调...

  • 有三味药是可以补身体的,比如熟地、山药和山萸肉,可以补肝、补脾、补肾。有三位药是进行泄泻的,就是可以祛除邪气,比如茯苓、泽泻和牡丹皮。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有效改善肝功能、脾功能、肾功能,可以健脾、补肾、疏肝,尤其可以改善肾脏功能,比如有的人腰膝酸软、腰背酸痛,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

  • 1. 地黄:滋阴补肾,生血益精。2. 山茱萸:温肝祛风,保密。3. 牡丹皮:泻热凉血,清肝火。4. 山药:清肺脾热,补脾肺。5. 茯苓:利湿清热,健脾安神。6. 泽泻:泻膀胱水邪,清利湿热。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包括:1. 降血糖:能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缓解糖尿病基础症状。2. 滋阴补肾:...

  • 方中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可燥湿化痰,人参补益脾气;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此方以补脾益气为主,同时兼顾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利水渗湿。“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中医既病防变得治未病的思想。脾胃病以气虚为根本,气虚...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