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五脏受损后人体的反应

中医中将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

1、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的大主、生命的主宰。心与四季的夏季相通应。

脏象学说中的心,在中医文献中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之别。

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脑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心,故有神明之心的说法。

2、肺,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中医学认为,呼吸运动不仅靠肺来完成,还有赖于肾的协作。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肺主呼,肾主纳,一呼一纳,一出一入,才能完成呼吸运动。肺呼吸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若肺部出现疾病,影响它的呼吸功能,就会出现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3、脾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因此夏天闷热的时候人的脾气会比较大)。

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中医中的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运输食物中的营养。

脾有生血统血的功能: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

4、肝脏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

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调节性与生殖。

此外肝还负责藏血生血功能。

肝主生血是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会出现两目干涩昏花,或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会出现吐血、易流鼻血、月经过多、崩漏 等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

5、肾,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

肾脏的主要功能有:

肾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肾主水液: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本节所及,属于后者。肾主水的功能是靠肾阳对水液的气化来实现的。肾脏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作肾的“气化”作用。

肾主纳气: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

主一身阴阳:肾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

肾阳,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

肾阴和肾阳,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持着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从阴阳属性来说,精属阴,气属阳,所以有时也称肾精为“肾阴”,肾气为“肾阳”。这里的“阴”和“阳”,是指物质和功能的属性而言的。2022-07-2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3:54: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作为五脏之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负责推动血液循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它保证了人体的血液能够顺利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为身体各组织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分。肝,作为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重要器官,具有储存血液、调节血量、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它还能分泌胆汁,帮助消化食物,调节情绪,促进消化。

  •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它们各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并通过相互协调维持生命活动。心主血脉,藏神,被誉为“君主之官”、“生之本”。心在五行属火,与夏天相对应。肝位于腹腔,与筋和爪相关联,在情绪上表现为怒,其液为泪。肝在五行属木,与春天相对应。胆附于肝,与肝共同...

  • 1. 心脏: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2. 肝脏:肝脏负责代谢、储存养料,并分泌胆汁以帮助消化。3. 脾脏:脾脏过滤血液,清除破损的红细胞,并产生淋巴细胞来增强免疫力。4. 肺脏:肺脏是呼吸的主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5. 肾脏:肾脏负责过滤血液...

  • 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负责贮藏精气,六腑主要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除糟粕。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的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区分食物精华与糟粕。心火过盛可移热于小肠,导致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状;小肠...

  • 人体五脏六腑,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石。它们不仅承载着贮藏精气的重任,还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精气,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概念,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如同生命的源泉,源源不断地为身体提供着所需的能量和养分。而六腑,则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