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温病的发病形式多是

1、外感型:伏邪温病的一种类型,多由外感风寒、风热、暑湿等邪气侵袭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咳嗽、流涕、咽痛等。2、内伤型:伏邪温病的一种类型,多由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因素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口渴、心烦、腹痛、腹泻等。2023-06-18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4:57: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见于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等。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发为破伤风、狂犬病等,亦属伏而后发。伏邪发病时,病情一般较重且多变。

  • 发病类型(一)——感邪即发 感邪后立即发病,称为感邪即发,在临床上为常见的发病类型。本节中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新感伤寒或温病,某些疫疠之气致病,情志遽变导致的某些疾病,毒物中毒等。可以看出,感邪即发,首先与病邪因素密切相关。外感风寒、风热、燥热、湿热、温毒等病邪,邪胜正负则感而即发;某些疫疠之...

  • 可以概括为两类表现:一种是突然昏倒,失去意识,如《素问·大奇论》中描述的“暴厥者,不知与人言”;另一种是肢体和手足出现逆冷现象,如《素问·厥论》中提到的“寒厥之为寒热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后世医家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两种主要的学术观点。一方面,医家继承《内经》中...

  • 6.肺脾气虚型:证见咽乾,刺痒,微咳,痰少而粘,咯吐不出,人寐头上汗多,喉核暗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有白色点状短痕,或乳酪样脓栓挤出,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一、可选用的西药 1.急性扁桃体炎: (1)全身治疗:本病多为链球菌感染,抗生素首选育霉索,青雷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高热头痛及全身酸痛...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