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上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能治百病的医生

但,这个医生需要有力气才能治病

因此,只要我们把力气养足,大多数的疾病都能自我修复

整体养生观  以自然之理  养自然之根

人体是一台精密机器

只要我们掌握如何使用?

如何保养?如何自我修复的规律?

就可以延长这台机器的使用寿命

中医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分为12条经络运行

人的12条经络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是怎么样工作的?

每一个时辰都有一条经络出来值班当头。

经络是人体经脉与络脉的总称。

1、12条经络对应的时辰

手太阴—肺经      (  3 —  5点)

手阳明—大肠经  ( 5 —  7点)

手少阳—三焦经  (21—23点)

手太阳—小肠经  (13—15点)

足太阴—脾经      ( 9 —11点)

足厥阴—肝经      ( 1 —  3点)

足少阴—肾经      (17—19点)

手厥阴—心包经 (19--21点)

足阳明—胃经        ( 7 —  9点)

足少阳—胆经        (23—  1点)

足太阳—膀胱经    (15—17点)

2、  经络走向:

手三阴经  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  从手走头

足三阴经  从足走腹胸

足三阳经  从头到足

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六腑: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三焦

三焦:上焦    中焦  下焦

上焦:指体腔胸脯以上:(心、肺)

中焦:指胸脯与肚脐之间:(脾、胃、肝、胆)

下焦:肚脐以下:(小肠、大肠、肾、膀胱)

3、经络在人体上的分布

阳经均分布在头部:

督脉(正中间)

膀胱经(正中旁开)

胆经、三焦经(侧头部)

胃经、大肠经、小肠经(面部)

经络在背部的分布:

督脉(后背正中线)

膀胱经第一侧线(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膀胱经第二侧线(后正中线旁开3寸)

经络在胸腹部的分布:

任脉(胸部、腹部前正中线)

肾经(胸部正中旁开2寸、腹部正中旁开0.5寸)

胃经(胸部正中旁开4寸、腹部正中旁开2寸)

脾经(胸部正中旁开6寸、腹部正中旁开4寸)

1、手太阴—肺经

肺为相傅之官,容易感冒拍肺经

肺主气,调节呼吸,助心行血

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外和皮毛

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

1)肺经的循行

从胸走手,起于胸部中府穴,止于手大拇指甲角少商穴。

  2)与肺经相关器官

    鼻、咽喉、皮肤、支气管、肺

3)肺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怕风、容易出汗、伤风感冒、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咳嗽气喘、皮肤干皱、无光泽、头发脱落、胸部胀痛、支气管哮喘、背部肩部酸痛、四肢末端麻木。

4)肺经的主要穴位

中府穴:胸闷咳嗽中府收。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  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尺泽穴:

  肺热,孩子肺炎泻尺泽穴。

  在肋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孔最穴:治疗咳嗽最灵。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上,

腕横纹上7寸处。

列缺穴:颈椎,感冒拍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处,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太渊穴:肺气虚弱、咳喘太渊首选。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少商穴:咽喉痛第一穴,

用刺血法治疗急性咽炎最灵。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脚0.1寸。

2、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的功能

  大肠传导之官,人要无病,肠要干净。大肠负责排泄人体大部分废物从而确保人体内环境的清洁通畅。

大肠经的循行

从手走头,起于手食指甲角旁的商阳

止于鼻子旁的迎香穴。

大肠经相关的器官

  齿、肩、皮肤、鼻、咽喉、大肠

大肠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出现津液失调而导致牙痛、咽喉肿痛、流鼻涕、鼻血、长暗疮、肩痛、上肢痛、肠鸣、便秘、手足怕冷、头痛、指痛、体热、口干等症状。

  大肠经的主要穴位

合谷穴:痛症第一穴,凡是身体上的一切痛症都可以按、刺激这个穴位止痛,“头面问题合谷收”。(注:孕妇不能按这个穴位,会导致流产)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髁骨桡侧的中点处。

手三里穴:肩周炎首选穴。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

下2寸处。

曲池穴:大肠炎症热症泻曲池。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连线中点。

肩髃穴:肩周炎、手臂痛、手不举首选穴。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迎香穴:鼻炎 鼻塞按迎香穴。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未完,待续。

   2022-06-08
mcxzy 阅读 11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23: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手太阴肺经属金,手阳明大肠经属金。肺为阴脏,大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金气而生。庚金代表金气的阳性,辛金代表金气的阴性。金气具有收敛作用。肺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上而下,大肠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下而上,形成一个圆运动。2. 足太阳膀胱经属水,足少阴肾经属水。肾为阴脏,膀胱为阳腑,...

  • 人体内的十二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以及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具体来说,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则由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组成;足三阳经涵盖了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而足三阴经...

  • 腑脏十二经穴起止歌: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足胃头维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胆家瞳子髎窍阴,厥肝大敦期门至。十二经穴始终歌,学者铭于肺腑记。十二经络歌诀是中医中用于记忆和理解经脉...

  • 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从商阳起始,至迎香结束,包括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等穴位。足阳明胃经(共45穴):从承泣起始,至厉兑结束,包括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

  • 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及穴位定位如下: 一:手太阴肺经 1.循行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前廉,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定位 · 中府: 在胸部的外上方,云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