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方整理——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一) 驱蛔汤《经验方》

  组成:乌梅三枚、胡连3克、槟榔9克。雷丸6克、使君子6克 枳壳5克、白芍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驱杀蛔虫。

  主治:虫积腹痛,烦躁易怒,口干舌赤,脉弦细数。

  方解:本方是治疗蛔虫证的经验方。方中乌梅安蛔止痛;使君子、雷丸以驱蛔;槟榔杀虫、消积,并行气通便,枳壳行气止痛,白芍养血缓急止痛;胡连能除疳热以清热消积,诸药合用,共凑驱杀蛔虫,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

  本方主治蛔虫证。如积热明显者,可加连翘、栀子;如大便秘结者,可加芒硝、大黄等;兼有食积者,可再加山楂、麦芽、鸡内金等消导药。

  (二) 胆蛔汤《经验方》

  组成:榧子肉15克、使君子12克、槟榔18克、乌梅五枚、苦栋根皮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驱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医学教育 网原创亦可治肠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

  方解:本方为治疗胆道蛔虫证的经验方。方中乌梅味酸能安蛔止痛,使君子、苦栋根皮,榧子肉均为驱蛔虫的要药,各药合用则驱虫力更大,槟榔杀虫消积,兼能行气通便,共成驱虫止痛的方剂。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以胆道蛔虫证为主,以腹中钻痛或绞痛,呕吐等为主症。

  2.如腹痛甚,可加木香,枳壳以行气止痛;兼有发热,可加黄连或黄柏以清热;大便秘结,可加枳实,玄明粉以攻下通便。

  3.本方对蛔虫性肠梗阻有一定的疗效,但应密切注视病情,做好多种准备,如服药多次未见好转,应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三) 乌梅丸《伤寒论》

  组成:乌梅500克、细辛180克 干姜300克 当归120克 附子180克 桂枝180克 黄柏180克、黄连500克 人参180克 蜀椒120克。

  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克,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功用:安蛔止痛。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方解: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为辩证要点。

  2.如无寒证者,可去桂医学教育 网原创、附;如正气未虚者,可去参、归;腹痛甚者,可酌加广木香,川栋子等行气止痛之药;如大便秘结者,可加槟榔、枳实、玄明粉之类以攻下通便。如酌加使君子,苦栋根皮、榧子等药,则驱虫力更强。2023-02-03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46: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制方特点:辛酸苦同用,以酸为主而安蛔。蛔安则痛止。寒热并用以热为主而温脏,阳复则寒散,寒散则厥回,攻补兼施,以攻邪为主邪去则正安。“蛔得甘则动,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治疡剂 仙方活命饮 主治】热毒壅滞,痈疡肿毒初起 热毒壅滞,气血凝滞 --- 局部红肿热痛 邪郁...

  • 乌梅丸方剂,以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脏泻热又安蛔,对驱虫有奇效。肥儿丸内有使君,加上豆蔻、香连、曲麦槟,以猪胆为丸热汤下,能有效清除疳虫食积。布袋丸内有四君,芜荑芦荟共调匀,再加入夜明砂与使君子,消疳去虫法可循,效果显著。化虫丸中用鹤虱,与苦楝、槟榔一...

  • 4.驱虫净:驱蛔:成人150毫克,儿童3毫克/公斤,睡前一次顿服,便秘者加服泻药。驱钩:成人、儿童均按2毫克/公斤计,睡前顿服,连用3日。驱蛲:每日顿服1毫克/公厅,连服1周。5.灭绦灵:成人2.0-3.0克/日,分2次服,先后间隔1小时,宜嚼碎吞服,2小时后服硫酸镁导泻。推荐小儿驱虫的食疗方 ...

  • 展开全部 凡具有镇静安神或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镇潜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统称为镇潜剂。镇潜法就是运用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药治疗心神不宁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的一种治法。 凡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称熄风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称熄风剂。本类药物主要适用...

  • 方剂学中的雷丸、蓼汤、绿豆汤粥等,同样是中药配方的代表,各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例如,雷丸丹用于驱虫,绿豆饮则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药方的选择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治疗体系中的一个个独特环节。至于具体到某一配方如螺泥丸,可能包括了雷丸、芦根、梨汁...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