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再造散 本方原为阳虚不能作汗的外感证而设,随后沿为阳虚感冒的代表方剂之一。方中人参、黄芪温补脾胃之气;附子峻扶脾肾之阳;羌活、防风、川芎、细辛发散在表之风寒;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为桂枝汤方药,有调和营卫,解表祛邪的功能。诸药合用,具有温补脾肾,散寒解表的作用。夏日遇此证,可加知母、石膏,冬日不必加。 (2)真武汤 本方是《伤寒论》中温阳(脾与肾)化水的代表方剂。虽然论中原文并未点明治疗阳虚感冒,但分析论中有关条文并结合临床实践,真武汤证的典型反应应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外感病汗出不解,仍发热,出现阳虚水泛之征;②肾阳虚复感外邪,水气四溢;③素有脾肾阳虚,外感风寒,出现水湿停泛胃肠之征;④心阳不足复受外邪,出现水气凌心之征。由此可见,脾肾阳虚感冒用真武汤治疗是无庸置疑的,方中附子温肾壮阳为君;生姜温阳行水散寒为臣;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使寒水从下消散,芍药和营。全方共奏温阳固卫,温肾逐寒,健脾利水之功。 本方所治疗之感冒,应当是阳气虚弱无力抗邪外出的证候。其表现为虽发热而恶寒重,口虽渴而喜热饮,脉虽浮而无根。多见于老人或小儿。用之得当,确有转危为安的明显疗效。 (3)脾肾俱寒挟感方 本方是清代医家吴坤安“少阴新法”之一。“凡看伤寒热病,诊得六脉沉细,似寐非寐,皆属少阴见象。……如兼泄泻,邪在脾肾之间。”(见《伤寒指掌·少阴新法》)方中以干姜温阳散寒为君药,桂枝、紫苏辛温解表为臣药,佐以广皮、厚朴、山药、焦曲、茯苓健脾理气化湿,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诸味配伍,具有温阳散寒、健脾、解表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俱寒挟感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大便泄泻,苔白舌嫩,而兼少阴脉症者。2013-11-08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9:30: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肾阳虚第一方 1. 真人养脏方 该方剂包括白芍20克、木香30克、甘草20克和肉桂15克。将药材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后,先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煎煮40分钟。此方剂有助于改善脾胃虚汗及大便滑脱不禁等症状,对男性肾虚引发的各种不适有显著的改善效果。2. 附子理中方 配方包括党参30克、甘草20克、干姜1...

  • 针对脾肾阳虚的中药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其中,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用桂枝防风煎汤送服,可增强温肾助阳解表的效果。右归丸则侧重于温阳补肾壮腰,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各种症状,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可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此外,还有复方补骨脂冲剂和补天灵片等中成药可供选择。...

  • 回答:摘要: 脾肾阳虚感冒治则为温补脾肾,解表散寒。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再造散本方原为阳虚不能作汗的外感证而设,随后沿为阳虚感冒的代表方剂之一。 (2)真武汤本方是《伤寒论》中温阳(脾与肾)化水的代表方剂。虽然论中原文并未点明治疗阳虚感冒,但分析论中有关条文并结合临床实践,...

  • ②真武汤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处方]云苓12克,白芍10克,白术12克,生姜6克,熟附片9克。[用法]上作1服,水2盅,煎至1盅,不拘时服。咳者加五味子15克,细辛、干姜各6克。③柴胡桂枝汤加减 [主治]邪郁少阳,营卫失和。[处方]柴胡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

  • 脾肾阳虚吃啥中药方剂 桂枝防风煎汤吞服肾气丸 肾气丸是温肾的主方,之中熟地辛温补肾壮阳,山萸肉、淮山药滋补肝脾。还配上禄特科技、桂枝,协助温肾。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精。用桂枝防风散发在表之寒症,煎汤吞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补虚之目地。苏叶姜片煎汤吞服右归丸 右归...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