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受风是什么意思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如风疹块(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如风中于头面,可突发口眼斜;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

3、风性主动:“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临床上因受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毒之邪而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也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
4、风为百病之长: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邪
2020-11-03
人们在寒冷的时候,如果被风吹到就是伤风了,也称为感冒伤风。中医课本中的风邪是有三个特点的。一是风能导致人们汗毛张开,就是风性疏泄。二是风能兼杂其他病邪。比如风寒、风湿等等。用术语来说就是风为百病之长。三是风邪为阳邪,容易消耗人体内的津液。使人感到口渴。所以。医嘱中一般有避风寒的说法。2016-12-13
受风指风邪侵犯人体。

中医和俗称所谓的“受风”,大多数人认为某些病证是感受了或内生了“风邪”,例如中风,伤风,产后风,破伤风等,这些风证的症状有畏风怕风的感觉,就误认为是空气流动之风所致。2016-12-13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4:21: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受风这一概念源自中医理论,指的是外感风邪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在中医看来,风邪常常伴随寒邪或热邪,单独导致疾病的案例较为罕见。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例如,如果是由风寒引起的病症,可以尝试使用适量的生姜和红糖煮水饮用。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红糖则能补充体内...

  • 在中医理论中,风和湿是外感六淫中的两种。其他四种是寒、暑、燥、火。风邪与湿邪结合就是所谓的风湿,而受风是指风邪侵入人体。风邪的特性包括:它是一种阳邪,具有开放和释放的性质,容易影响人体的上部、头部、皮肤和阳经,导致头痛、出汗、畏风等症状。风还善于行散,变化无常,病位可以游走,病...

  • 风、湿,在中医理论中是外感六淫的两种病因,其余四种为寒、暑、燥、火。简单来说,风湿即风邪与湿邪,受风则是风邪侵犯人体。风邪致病的特点包括:首先,风为阳邪,具有开泄的特性,容易侵害人体的上部、头面、肌表、阳经,常见症状有头痛、汗出、恶风等。其次,风善行而数变,指风邪所致疾病病位游...

  •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气是一种基本的生命能量,而风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风在中医里既可以指气象上的自然风,也可以指人体内的一种病理现象。风是一种外邪,它具有破坏力,能够入侵人体引起多种疾病。风邪在人体内往往是入侵肌表,或是在经络中游走不定,并易转化为其他的邪气,使病情恶化。风感受...

  • 受风,也称为伤风或风寒侵袭,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主要症状包括:一、头痛发热 受风后,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头痛发热。这种头痛通常表现为头部不适感,可能伴随有轻微的体温升高。二、关节疼痛 受风还可能导致关节酸痛或不适感。特别是在寒冷天气或环境条件下,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加明显。三、咳嗽流涕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