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艾灸来补

气血不足,艾灸来补

气血不足的表现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的根本,气血充足人体各种功能才能正常。气血不足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气短,手足冷,脸色萎黄,指甲口唇淡。气血虚,艾灸来补!

艾灸方法

取穴

脾腧、肝腧、肾腧、神阙穴

  [肝俞]在背部,为足太阳经经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为足太阳经经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

  [肾腧]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神阙]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悬灸)

  [灸法]悬灸,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改善后,休息3-5日,可以继续下一个疗程。2022-07-15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1:30: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可以增强脾胃气血生化能力,足三里也是保健重点穴位。艾灸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抵抗疾病能力。此外,中脘穴和气海穴也是治疗气血两虚重要穴位。在平时也应该吃更多食物或药膳补充气血,如红枣、黄芪、乌鸡汤等,并且应该养成不熬夜习惯。

  • 艾灸血海穴能补气血。血海穴位于膝关节上方,当人体血盛时气血容易充盈于此处,可通过艾灸此穴位来帮助人体补充气血。具体解释如下:血海穴的艾灸功效 血海穴是人体经络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调和气血、补血养气的功能。通过艾灸刺激血海穴,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改善气血不足的情...

  • 气血两虚的患者出现艾灸越做越虚的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停止艾灸,使用药物补气养血,可选择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中药进行治疗,调理机体状况。日常生活中可常服红糖水等食物,对气血虚弱具有一定益处。

  • 艾灸大多数不能起到补气血的效果,艾灸是一种中医方法,可以调节身体的免疫力和舒筋通络。艾灸在做的时候,可以帮助平时生活当中所出现的经络不通,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比如局部有酸胀和疼痛的表现,通过艾灸可以帮助得到恢复,但是气血不足通过艾灸只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达到完全补充的效果,气血不足...

  • 艾灸治疗气血不足通常会选择腹部的穴位,搭配背俞穴以及下肢穴位,具体如下:1、腹部穴位:通常选取中脘、下脘、天枢、大横、气海、关元等,以温中补虚、通经活络为主;2、腰背部穴位:以背俞穴为主,如心俞、胃俞、脾俞、肾俞等温补五脏;3、下肢穴位: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可通经活络、温中补虚...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