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五行属

人体与五行学说
人体器官分为「五脏」、「六腑」。
「五脏」为心、肝、脾、肺、肾等,皆属阴。
「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皆属阳。
人体中有精、气、神三宝。生理活动归纳为:一生、二出、三入、四升、五降、六殁等功能。人有阳气与阴气,若阳气虚弱则病显虚寒症,若阴气虚弱则病显虚热病。故曰:「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也。」
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其特性如下:
金生绚丽,变革香宝。
木生茁长,登发升高。
水生滋润,寒冻酷冽。
火生炎热,燥闷引烦。
土生融和,万物绿化。
此为之五行特性也。

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

人有五形:喜、怒、悲、忧、恐。

心生喜,肝生怒,脾生忧,肺生悲,肾生恐,依五行循环产生相生相克,制化变化规律与人整体脏腑循环,密切相连矣。2021-03-26
2019-12-08
五脏六腑的五行属性
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一、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二、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2019-12-02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54: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眼(肝脏,五行属木),鼻(肺脏,五行属金),耳(肾脏,五行属水),嘴(脾脏,五行属土),舌(心脏,五行属火)。中医里的五行是指的金、木、水、火、土,五官指的是舌、目、口、鼻、耳,另外中医里还有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色红、青、黄、白、黑。五腑小肠、大肠、膀胱、胃、胆...

  • 五脏六腑对应的五行分别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胆属木、小肠属火、胃属土、大肠属金、膀胱属水、三焦属木。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疾病变化。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生相克,共同维持着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同样地,在人体...

  • 人体的五脏按五行论分属如下: 心属火:心脏在五行中对应火,象征着热情、活跃和动力。 肝属木:肝脏在五行中对应木,具有生长、生发和条达的特性。 脾属土:脾脏在五行中对应土,代表稳定、承载和生化万物。 肺属金:肺脏在五行中对应金,具有清洁、收敛和坚固的特性。 肾属水:肾脏在五行中对应水...

  • 1、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属阴,胆、胃、膀胱、大肠、小肠、三焦这六腑属阳。2、 五脏的功能是存储营养,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说五脏是“藏而不泻”,就是说它们藏着人体的精气,不能外泻,否则人就虚了。3、 六腑的功能是消化、传导,负责分解食物,给人体吸收营养,剩下的废物排出去,...

  • 五脏六腑对应的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一对应关系。首先,我们来了解五行的概念。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在中医理论中不仅代表自然界的物质,更被赋予了深刻的生理病理意义。它们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维持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在五脏...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