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脉诊是指尖上的端倪

脉诊是中医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脉诊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体现和应用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由此可见,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内血液要充盈,气血需流动通畅。心主血脉的功能使血液在脉管中流通,在宗气和心气的推动作用下,心就产生了一张一缩的搏动,从而引起了血液和脉管的振动,形成脉搏。医者用手指对患者某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搏(脉动)的应指形象,以了解患者的健康或疾病,辨别病症的一种诊察方法称之为“脉诊”。
《内经·五脏生成篇》说、:“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沆,可以指;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腑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和脉色,可以万全。”用手指诊脉,用眼睛观察,二者合之,可以万全,足可以证明脉诊在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
脉诊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积累,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历代医家均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脉诊。
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其实他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据历史记载,我国在很久以前就有关于脉诊的传说了,脉诊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较早的书籍《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就已经有了关于脉诊的详细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法》,同时还有《阴阳脉症候》等帛书,为脉诊判断疾病提供了宝贵材料。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了很多医案,每一位医家诊病必先诊脉,无一例外。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将脉诊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这一时期脉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晋代名医王叔和在全面综合和总结前代有关脉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脉学的专著——《脉经》,王叔和把脉分为24种,并对每种脉象作了细致的说明,包括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切合实际的一门学问。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所撰写的《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专著中的一部名著。由27脉和四言举要两部分组成。用歌诀形式,依照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的次序,具体表述27种病脉的形状、部位、频率、节律特征变化及其与病证的关系。指出了相似脉的鉴别方法。说理明白,分析透彻,集明以前脉学研究之大成。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与推崇,成为后世学习中医脉学的必读之书。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述已超过一百种了,虽然其中有重复。但是仍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根据脉学发展的历史,诊脉的方法有遍诊法、三部法和独取寸口法三种,其部位方法各不相同。独取寸口法出自《难经》,其操作方便,脉象明显,所以广为流传,沿用至今。
寸口诊脉法的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具体指出了寸关尺具体分候的脏腑: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关外以侯胃,内以候脾,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后世对寸关尺分候脏腑,均以《内经》为依据而略有变更。此诊脉法为后世最普遍和最常用的一种脉诊方法。
经络学说认为,“寸口脉”是“脉之大会”,是“五脏六腑之所始终”,隶属于手太阴经。手太阴经朝百脉,十二经乃至全身的气血皆流注手太阴经而见于“寸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疾病都可导致全身气血阴阳的变化,因此,应用“寸口”脉的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
根据《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独取寸口诊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五部”,其次是“三关”。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古代医家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分为“五部”,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认为“五部”与五脏之脉相对。其次,是将寸口脉分为“三关”,依次为寸部、关部、尺部,认为“三关”分别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相匹配。因此,根据“五部”和“三关”的脉象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这说明,“五部”和“三关”,都是脉诊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
中医在切脉时,宜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使血流通畅。中医习惯用左手切病人右手脉象,右手切病人左手脉象。方法是先用中指按在病人腕后高骨(桡骨头)内侧的“关”部,然后用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按在关前、关后。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三个手指的疏密根据病人的身高适当调整。医生宜手指微屈斜按。用指尖罗纹处接触病人脉搏,进行诊脉。左右手寸、关、尺三部,合称“六部”,左右各三部,对脏腑的分属一般是:左寸为心,左关为肝、胆,左尺为肾、膀胱、小肠。右寸是肺,右关为脾、胃,右尺为肾、命门。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切脉时应该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胖人脉象多沉伏。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
脉象和病证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对病脉的分类不够一致,有的分浮、沉、迟、数、虚、实6类;有的则述21脉、24脉、27脉或28脉不等。常见的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结脉、代脉、促脉。
脉诊是中医诊断病证和推断预后的一项很有特色的手段,古人曾对中医的四诊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概括,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意思就是说,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能正确判知病人的病证的医生,其学识是渊博的,技巧是精湛娴熟的,达到了料事如神的境地。由此,也可看出,脉诊必须与望、闻、问三诊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现代老百姓,看中医就只认切脉,什么也不说,其实真正的名医,从一进诊室就开始观察患者,对疾病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结合问、闻、切,所以只强调切脉,就太局限了!不是中医的整体观念。
2018-12-1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4-07-07 07:13: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脉诊是中医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脉诊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体现和应用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由此可见,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内血液要充盈,气血需流动通畅。心主血脉的功能使血液在脉管中流通,...

  • 西医确诊疾病,要等脏腑发生实质性病变,通过有关检查才能发现异常,即器官功能发生质变时方可确诊;中医脉诊则可在脏腑功能异常,但有关西医检查正常阶段(亚健康)发现疾病的端倪,而杨永淑(YSY)疗法,可在脉诊还未发现明显异常前很多年即可发现并治疗“疾病”,使疾病被扼杀在襁褓中,根本没有开花结果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