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辨证用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和精华所在。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来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它是对机体在各种与疾病有关的因素影响下,整体平衡被打破后患病个体的一个总体反应状态的辨识。辨证的过程是求得疾病本质与症结所在的过程。论治之时皆据证议法、处方、用药,着眼点全在于“证”。因此,中医要治好病,首先要辨好“证”,掌握好一种疾病的证型演变规律和对证型的辨析要领。这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

  “证”作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定型性的特点。中医学经过几千年医疗实践的不断总结和反复验证,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批内容相对固定、结构层次较为合理、表述命名也较为科学的定型的“证”。“证”的相对定型化有利于规范和指导临床辨证过程,使中医辨证有规矩可循。可以说,没有证的定型化、规范化和辨证施治的标准化,就无法提高临床疗效的可重复性。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古代的规范已经不能符合现代临床的需要。例如,病毒性肝炎多属于中医学的“黄疸”、“胁痛”、“症积”、“臌胀”等范畴。古代辨“黄疸”又分为阳黄、阴黄、急黄以及酒疸、谷疸、女劳疸等。为了适应中医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及国际交流的需要,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在天津制定了《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于1994年12月被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采纳。10多年来,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的科研工作者也普遍采用该标准。2006-10-23
就是对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药物2006-10-25
mcxzy 阅读 345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8:46: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证”在中医学中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状态,它涵盖了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等方面,能够体现疾病发展的本质特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原则,由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组成,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方 。一、辨证论治的定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有的疾病研究和处理方式,它由辨证和论...

  • 根据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中医通常将其分为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和瘀水互结型 4种基本证型进行辨证治疗。由于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多变,可有诸多并见证和兼夹证存在,临证时应注意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法和用药。(以下药方仅供参考,具体药方需向医生咨询后...

  • 一、定义: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二、分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中医药五大特色包括:1...

  •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二)什么是施治 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

  • 代表用药:板蓝根颗粒 柴银口服液 清开灵口服液 连花清瘟颗粒 金花清感颗粒 暑湿感冒 症状:发热怕冷,头晕身倦,厌食不渴,呕吐泄泻。以头痛、身重困倦,胸闷腹胀,呕吐腹泻,舌红,苔黄腻为主要症状。代表用药:藿香正气水 保济口服液 一句话总结 1、怎样合理使用中成药?一个原则:辨证用药 2、感冒...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