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是哪五个器官

肝、心、脾、肺、肾
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如骨、脑、心、肺、肾等。
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五脏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精神情志因素又是密切相关的。
经络学说的作用
1、经络辩证
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病属何经,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病机的一种辩证方法。
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属络,可以反映经络本身及所属脏腑的病症,所以在临床上,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脉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可以指导分经辩证。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部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侧头部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巅顶部多与厥阴经有关。
2、经络望诊
是通过观察经络所过部位皮表所发生的各钟异常改变来诊断疾病的方法。经络望诊主要观察全身经络穴位的色泽、形态变化,如皮肤的皱缩、隆陷、松弛,以及颜色的变异、光泽的明晦、色素的沉着和斑疹的有无等。
《灵枢·经脉》说:“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说明诊察络脉所表现的各种不同颜色,是诊断不同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3、经络腧穴按诊
是在经络腧穴部位上运用按压、触摸等方法来寻找异常变化,如压痛、硬结、条索状物、肿胀、凹陷等,借以诊断疾病的方法。这一诊法常可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选穴的直接依据。经络按诊的部位多为背俞穴,其次是胸腹部募穴以及四肢的原穴、郄穴、合穴或阿是穴等。
2023-09-21
mcxzy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04: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脏是指人体的五个主要器官:肝、心、脾、肺和肾,它们分别对应五体,即筋、脉、肉、皮和骨。这些器官通过复杂的生理和病理关联,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和平衡。中医诊断治疗疾病时,常常将望、闻、问、切与五脏功能相结合。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五行相生。比如,肝生心...

  • 5. 大肠,担任传导之官,负责传送食物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6. 小肠,作为受盛之官,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并进一步分化清浊。7. 肾,作为作强之官,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技巧。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联的,是整个...

  • 血管不属于筋脉、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这五个器官。1、血管:血管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一部分,用于输送血液。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筋脉是中医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体表和内脏之间的通道,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2、五脏:心: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循环...

  • 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具体来说,心、肝、脾、肺、肾是五脏,而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是六腑。其中,心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对全身机能具有调节作用。肝具有储存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对维持身体血液的正常循环起着重要作用。脾则负责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为全身提供能量。肺主要...

  •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它们是实心的器官,承担着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五腑则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它们是空心的器官,与五脏相对应,负责传输和消化食物。这些脏腑的分布和功能被进一步划分,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它被看作是第六个腑,负责调节人体...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