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胆经是多气少血之经?

人身具备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而这些经脉就如同人体的血管功能相同,只不过一个是核心心脏流通血液,另一个是下丹田核心运行内气。
十二正经分为太阴、少阴、阙阴,太阳、少阳、阳明,这其中阳脉相当于动脉,主营气和灌溉。而阴脉相当于静脉,主卫气和回收。
古人云:气者血之统帅,血者气之生母。在人身则为气从血脉中生出,血随气脉而跟随。
胆经属于足经,足少阳胆经。太阳气多血足足,阳明气血相对,少阳气柔而血沉。
所以胆经并不是多气血少,而是过度到少阴脉的转折点。所以是缓冲地带。就如同瀑布直流入潭水,潭水汇入溪流湖海。
太阳是瀑布、阳明是潭水、少阳是小溪、少阴是沟渠、阙阴是湖泊、太阴是河流,最后归于气海。
人有大小周天,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奇穴、络穴,三百六十大穴位、一千零八十微穴,内气修炼就是使经络时常通畅,沟渠不阻挡,才能通则无病,通则一体。2020-02-20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2:39: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中讲:人身各经气血多少,是有一定常数的。如太阳经常多血少气,少阳经常少血多气,阳明经常多气多血,少阴经常少血多气,厥阴经常多血少气,太阴经常多气少血,这是先天禀赋之常数。太阳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少阳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阳明经:...

  • 这几个名字出自周易,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所以会把大自然的一些变化规律也总结在人体上,阳明,少阳,太阳是所谓十二经络中的三阳经,与脏腑联系起来,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这几个器官都是中医脏腑中所说的“腑”,在中医中脏属阴腑...

  • 风池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别名风池、热府。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肩井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别名肩井、肩解、膊井。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

  • 1. 人的胆量与肝胆器官密切相关。2. 肝主情志,胆管魄力,肝藏血,血舍魂。3. 肝胆功能协调,魂魄才能健全。4. 要想提升胆量与魄力,应舒肝利胆,多吃青菜,少生气。5. 尤其是晚上,应确保早睡,最迟在晚上十一点前入睡。6. 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是胆经活跃时段,一点至三点是肝经活跃时段。7. ...

  • 6. 纵欲无度:纵欲无度会导致肾精亏耗。肾精不足,则肾阴受损。肾属水,肝胆属木。肾水不能涵木,则肝胆不荣。胆经无养,其所循行之处必然失于濡润,于是鬓角斑白。当然,以上说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由于篇幅所限,我们这里就不再多提了。总而言之,要想少生出一点白发,我们...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