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穴道治疗阳虚感冒?

阳虚感冒
①按摩疗法
[取穴]双风池、双迎香、双足三里、双肾俞。
[做法]用双大拇指按揉风池穴1~5分钟,1日3次。有祛风散寒作用。用双手中指腹部轻按迎香穴,沿鼻旁向上,经前额、太阳穴处而下,回到迎香穴为一次,如此36次,每日2~3次。与风池穴配合,可治感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用双手拇指轻揉按摩足三里穴5~10分钟,1日3次。可起到健脾强身效果。以双手搓热放在两腰部,轻揉按摩;或用两手叉腰,大拇指按在肾俞穴上,轻揉按摩2~5分钟。有温补肾阳、壮腰强身作用。
②针灸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合谷、迎香、足三里、脾俞、肾俞。
[做法]风池、大椎、合谷、迎香,用泻法。足三里、脾俞、肾俞、用补法,加灸。
③拔罐疗法
[取穴]大椎、肾俞、肺俞三穴。
[做法]大椎穴先针后拔火罐,肾俞、肺俞两穴单拔火罐。是法有发散风寒,温补肺肾的作用。
2020-01-02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3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对发烧,中医推荐了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首先是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通过按摩大椎穴并推脊柱,可以有效降温。其次是十宣穴,即十指尖的10个穴位,这些穴位在急救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高热时,可以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降温。此外,曲池、合谷、外关...

  • 三伏贴疗法的穴位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穴位包括肺俞、心俞、膈俞、膏肓、定喘、中府(均为双侧),每次可选用3个穴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加入风门、脾俞、肾俞、足三里、大椎、天突、神阙、关元、中脘、内关等穴位。而治疗骨关节病的常用穴位则包括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命...

  • 2、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是“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具有鼓舞一身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按摩方法: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是治疗真阳不足、肾阳虚衰、寒凝血结、阴寒...

  •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是治疗肾阳虚衰、寒凝血结的常用穴位。按摩此穴可以增强肾脏功能,驱散寒气。按摩方法是用手掌进行擦法,直到感到透热为止,每天1至2次。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方最突起的骨头下方,按摩此穴可以疏通督脉经络,缓解腰部和背部的疼痛。按摩方法是两手搓热后紧按颈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

  •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交会之处。每天按摩百会穴能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对治疗神志病、风症、阳气虚损等症状有特效。2.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上下贯通的重要穴位。按摩大椎穴能防止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并能治疗阳虚症...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