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气虚

气虚——无力气虚好比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气来自三个方面:先天拥有的精气(肾)、后天吸取的水谷之气(脾胃)、呼吸的空气(肺),因此气虚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虚:肾虚、脾虚、肺虚。主要表征:①懒:气虚的女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懒”,懒得说话,懒得动弹,恨不能整天“葛优躺”。

②湿: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了,运化水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脾湿,所以气虚的女人基本都伴有脾湿的症状,都有齿痕舌。

③大便不成形状:气虚则无法固摄大便。

④妇科疾病:气虚会引起血虚血瘀,月经容易推迟,如果气虚症状严重,还会导致闭经;

⑤气虚下陷,就会导致带脉失约、冲任虚损,使子宫失于维系,致使子宫脱垂。痔疮,胃下垂,疝气!

⑥疲乏、自汗、气喘等。

辨别重点:容易易疲倦、感冒、脏腑功能弱。

气虚与阳虚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寒象,气虚是单纯的功能减弱,而阳虚是功能减弱+寒象。

链接:

来源:2022-06-04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3:33: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中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分别对应身体的不同状态。气虚表现为疲劳、容易出汗、身体无力,常见于脾虚。血虚则让人感觉心烦、失眠,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容易疲劳。阳虚的主要特征是怕冷、疲乏,而肾阳虚更具体表现为腰膝酸冷,甚至阳痿、早泄;脾阳虚则可能肚子特别怕冷,吃凉的容易拉肚子。阴虚则表现...

  • 气虚是中医术语中的一种体质类型描述。意为身体内的气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精神疲乏,不思饮食,肢体无力等。中医认为气虚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后天饮食过度、生活习惯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气虚属于中医的“虚证”之一,与之相对的是实证。气虚属于“虚寒”范畴,通常出现在四季交替、气候变化、营养不良等情况下...

  • 气虚是指人体内的气血不足或气虚不足,导致身体产生各种不适的病症。以下是关于气虚的详细解释:1. 气在中医中的概念: 中医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具有“生、长、化、收、藏”等作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 气虚的表现: 四肢无力:气虚导致肌肉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滋养,从而感到无力。

  • 中医的气虚是指机体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减退,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证。证候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舌质淡嫩,脉虚。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重病,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导致元气不足,使气的推动,固摄,防御...

  • 中医气虚是指身体中的气不足或功能减弱的一种体质状态。气虚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身体的多个方面。以下是关于中医气虚的详细解释:一、气虚的基本含义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等作用。当身体中的气受到损耗或功能不足时,便会导致气虚...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