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绪养生理论


  中医养生主张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益寿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不懂得养神之重要,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是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情绪养生理论
  怒、忧、思、悲、恐、惊情志情绪,中医统称七情,是喜、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情绪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 *** ,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如《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是因事不遂人愿而心中生愤恨及不平,因气郁而怒,怒则气机上逆,具木性曲直之象,故属木而配属于肝;喜,是因事遂心愿或喜悦而心情愉快,活泼而表现于外,有火性炎上之象,故属火而配思虑,先思而后产生怒、属于心;思,一般认为其指思考、喜、悲、恐等情志,与脾灌溉四脏的特点相应,故属土配属脾;悲,是悲哀失望时产生的痛苦情绪,其象如秋扫落叶之凄凉、毫无生机;忧,是对不愿其发生的事情的担心,其沉郁的情绪状态内向、收敛,二者均有金之肃杀、内敛,故属金而主于肺;恐,是面临某种危险而又无法摆脱时害怕的情绪体验,由于其发自于内且常引起气机下陷而属水主于肾。
  缓解紧张情绪的小窍门
  由于本穴给心脏补足气血十分快捷,所以如果每天觉得心里有点劳累了、有点慌乱了、有点紧张了,就揉揉劳宫穴,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刮痧或者拔罐的时候感觉不舒服了,随手揉揉劳宫穴也能很快恢复。劳宫穴还是治疗晕车的要穴。日本一学者也谈到:只要每天能用心地对劳宫穴给予 *** ,就能积极地对抗不可避免的由于日常生活所致的紧张等情绪。
  在身体的劳宫穴部位给以单纯的、反复的 *** ,可使精神紧张平静下来。人之“心”的疲劳是精神上的一种抑郁状态,常导致失眠、神经衰弱等证状,指压劳宫穴可使忧虑、抑郁等得到舒张,心包有代心脏行使功能的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治疗精神疾病的特效穴位。
  情绪养生养颜方法
  中医讲:喜、怒、忧、思、悲、恐、惊;
  佛家 中也讲:贪、嗔、痴、慢、疑;
  西方医学中讲:情绪与人格,都是一个道理。
  若要弄明白,恐怕要读万卷书啦,既然没有时间和智慧来搞懂他们,就要相信先人给我的教导,记住就好啦。
  所以,人生的改变就从一本书、一张纸、一支笔、一次旅行、一首音乐、一项运动、一份工作开始,宽容一切,甚至还在指责和伤害着我们的人,他们都是在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
  放大心量,就是修行。
  一切有情,心生清静。
  消气的方法
  一、找人倾诉
  二、回避
  三、运动
  四、娱乐
  五、换位思考
  六、想得开
  七、放得下
  八、提高境界,
  不找事儿
2022-10-27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42: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怒、忧、思、悲、恐、惊情志情绪,中医统称七情,是喜、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情绪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如《素问·举...

  • 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长期的情绪压抑可能导致身体疾病。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情绪影响五脏的健康。《黄帝内经》指出,喜怒悲忧恐五志对应五脏,情志的异常可影响脏腑功能。例如,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情绪波动不仅影响心理,还可能通过影响脏腑进而影响身体健康。经常生气、生闷气...

  •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祛...

  • 1. 中医养生理论强调,追求健康长寿的人应当首先从修身养性入手。2. 日常生活中,应摒弃杂念,常说善言,多行善举,这有助于心胸开阔和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益。3. 修身养性的核心在于养心,达到“一生淡泊养心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高尚的追求。4. 人们都经历喜、怒、哀、乐、悲、恐、惊等情绪...

  • 恬淡虚无是中医养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保持一种清静、淡泊、无忧无虑、无欲无求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有助于调节情绪,维持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身体健康。恬淡虚无的理念源自道家哲学,强调个体应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在中医看来,人的情绪状态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过度的忧虑、愤怒...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