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的配方

组成 :防风(30克) 黄芪(60克,蜜炙) 白术(60克)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

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2010-10-09
黄芪
30克、
防风
30克、炒
白术
50克,共为粗末,每服9克,加
生姜
3片,水煎服,每日2次。现代常将此作为汤剂服用,药量酌减。
本方的用量,各书不尽相同。例如《世医得效方》为
黄芪
180克、
白术
120克、
防风
60克,《医宗金鉴》为三药等分,本方是采用《成方切用》引《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方的用量,与《丹溪心法》方相同,惟
黄芪
为炙者。今仍从丹溪原方,其它用量可供参考。
本方主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自汗不止,容易感冒风寒之证。
表虚、卫外之气不固,津液外泄,故自汗不止;阳气不能卫外,故易患感冒。本方以
黄芪
补气,实卫固表为主药;
白术
健脾补气而壮肌腠,以助
黄芪
益气固肌表之力作为辅药;
防风
本为风药,善走全身皮表,
黄芪

防风
而固表之功更为增强,且疏而不留邪,
防风

黄芪
可祛全身之风邪而不伤正,故用为使药。三药相合,有
黄芪
固表而外有所卫;有
白术
固里而内有所据;
防风
遍行周身既驱已有之风邪,又防再来之风邪。表里皆固,风邪不得入侵,使人体如得屏风之围护,固以”玉屏风”名之。2020-04-27
玉屏风颗粒每袋5g,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组成!2010-10-09
我一般都是用生的,除了白术是炒的,其实中医不能拘于古方,特别是剂量,中医是要灵活的,例如气虚严重,黄芪就得加重,脾虚生湿,白术可以加多点,所以,要重症而不是一定要照方抓药,象黄芪,我有过用120g的,另外,黄芪蜜制作用比较缓和,主要用于虚不受补的2019-07-20
中医名方,玉屏风散

2021-01-09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5:17: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组成只有三味药:防风1两,黄耆(蜜炙)2两,白术2两。主要功效是补脾实卫、托里固表。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藁。《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

  • 1. 组成:玉屏风散的配方包含防风15克、蜜黄芪30克和白术30克。其中,黄芪具有健脾益肺、固表止汗的作用,作为方中的主要药材;白术辅助黄芪增强脾气,共同加固人体的防御体系;防风则能解表祛风,保护人体免受外邪侵袭。2. 功效与作用:该方剂如同为身体虚弱者搭建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有效抵御风邪,提升免...

  • 1. 玉屏风散的分量为: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2. 根据寻医问药官网的资料,这一配方适用于表虚自汗,汗出怕风的情况。3. 患者的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的症状可以通过玉屏风散得到改善。4. 若白天出汗较多,稍微活动后症状加重,玉屏风散也可能起到缓解作用。

  • 9. 玉屏风散由白术、黄芪、防风组成,最早见于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10. 此方剂不仅能治疗中医学的汗证虚证,还能应用于现代医学的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病等。11.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玉屏风散还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细胞因子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12. 对于呼吸道、皮肤病、...

  • 玉屏风散的配方如下:主要配方:防风30克,黄芪60克,白术60克。这3味药是玉屏风散的基本组成。用药比例:为了方便服用和理解,也可以按照黄芪、白术、防风2:2:1的比例来配,比如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记得哦,这些药材可以在药店购买,并且药店通常还提供研磨服务,可以把药材碾成细末,...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