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经络走向?

腿部经络共有6条,分别是外侧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后侧足太阳膀胱经,以及内侧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腿部经络不通就容易脂肪堆积,造成肥胖,关节炎,静脉曲张,手脚冰冷。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按摩腿部经络,以达到疏通的目的,但是要注意时间,由其胆经不要在晚上敲。因为敲胆经会刺激胆汁,加快胆汁分泌,晚上敲胆经不利于胆的新陈代谢,也不要在饭后敲,因为饭后大量的血液都去消化去了,敲胆经的话,胆经就会和胃部抢血(敲打的部位血液流量会变大),胃部缺血消化就不良,是得不偿失的。
扩展资料
“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参考资料:足太阴脾经-百度百科
2022-11-17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2:42: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腿部的经络有很多,主要有六条经络走行,分别为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以及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少阴肾经,这几条经络都是腿部的经络。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例,这条经络是从头顶部分出,从头部后面走到枕骨,然后交于大椎穴,从脊柱两侧到达腰部,然后一部分从腰部达到臀部,然后经过...

  • 腿上的经络内侧和外侧经脉走行是不相同的,内侧从下走上,外侧则相反,是从上走下。腿上的经络从下往上推和从上往下推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经络的调节本身就是双向的。推行经络方向,主要区分于虚症还是实证。如果是虚证需要顺着经络的走向推,实证的时候则要逆着经络推。推行经络最关键的还是要...

  • 腿部经络现有6条,分别是两侧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后面足太阳光膀胱经,及其里侧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拿足太阴脾经而言:足太阴脾经是身体十二经脉之一,通称脾经,源于足大趾里侧端隐白穴,沿里侧赤肥肉际,上涨过脚踝的外缘,沿小腿肚里侧正中心线上涨,在脚踝上8寸处,拿出...

  • 虽然全身无处不经络,但经络走向并不等同于血管及血行走向。通常人体最重要的经络是督脉及其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这些经络与脊椎及两侧背驱密切相关,与人体脏器密切相关。足太阳膀胱经在腿的背面,上升夹督脉(脊椎)穿骶骼而上,到达头顶后,还有顺任脉及腿内侧而下的阴经。有些经络的走向不方便直接...

  • 大腿内侧的经络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肝经是这一区域的关键经络。肝经在大腿内侧的走向与功能如下:1. 走向:肝经起于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中部循行,经过膝关节,最终连接至脚部。肝经的健康意义:1. 肝经与人体多个重要器官功能紧密相关,如肝脏、生殖系统等。保持肝经的畅通有助于维护...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