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名词解释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18-01-13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想学习就下载一个叫扁鹊中医的app,里面都是中医方面的。2019-04-24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5:20: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人体腧穴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对人体腧穴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指用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

  • 4. 针灸(zhēn jiǔ):中医学中指用针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5. 药物(yào wù):中医学中指用于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等。6. 经络(jīng luò):中医学中指体内经过的经脉和气血运行的网络系统,是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7. ...

  • 肾经穴位名解如下:涌泉:肾经的起点,象征水泉涌出,寓意肾经之水由此发源,滋养全身。然谷:承上启下的穴位,是热能与水液转换的关键,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照海:名源于水火交融,象征肾经阴阳交错,化气升腾,对调和肾经阴阳有重要作用。太溪:象征虚实之变,是肾经的重要穴位,可用于治疗肾虚、肾亏...

  • 7.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阴阳平衡和气血循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8. 推拿:通过按摩特定部位来调节阴阳平衡和气血循环,以治疗疾病。9.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姿势来调节人体能量平衡,以治疗疾病。10.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的关键,基于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体质、环境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如下: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起源于古代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中医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概念,以及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中医注重预防为主,强调整体健康,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只有保持身体的平衡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