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和伤寒有什么区别

  布病和伤寒的区别:
  1、致病菌不同: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伤寒由伤寒杆菌造成。
  2、传染途径不同: 羊、牛、猪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体传染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人人一般不传染),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

  伤寒由污染的水或食物经消化道传染。
  3、临床表现不同:布病其症状主要有发热(低热、不规则热、弛张性发热稽留热少见)、多汗、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布鲁氏菌在人体内可以侵犯
  (1) 运动系统:关节肌肉疼痛。出现膝关节、腰、肩、髋、肘等关节痛。
  (2) 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干涸神经根的损伤,导致神经痛。出现腰痛、臀部疼痛、腿痛等。
  (3) 呼吸系统:部分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而出现咳嗽。
  (4) 消化系统:急性期病人个别因肝脏损害较重,而出现尿黄、巩膜黄染、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5) 泌尿生殖系统 等。

  伤寒病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⑴.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⑵.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⑶.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⑷.恢复期
  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4、诊断不一样: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有持续性高热(40~41℃呈稽留热)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诊断人的布病要根据三个方面: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临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查。

  5、治疗不一样:布病症状多种多样,病期又长,治疗也较复杂,并有一定难度,应根据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体征性质调整治疗方案。大急性期时主要是采用抗菌疗法,采用抗生素类药物为: 四环素、链霉素、 利福平,或者强力霉素治疗。
  伤寒病有效抗菌治疗药物为氯霉素,喹诺酮类。2016-04-1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4-09-20 18:50: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