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失眠分为4种,要想睡得好,分型辨治很重要!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等多种因素影响,失眠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饮食不节是失眠原因之一。“胃不和则卧不安”,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导致痰热内阻,或者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呃逆、烧心、反酸等症状,则夜不能寐。现代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较大,肝气郁结于内,日久化热伤阴;或者思虑过度,劳神费心,则耗伤心血;长期熬夜也可扰动心神。劳逸失调亦会导致失眠,“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现代人多久卧、久坐,气血不能正常流通,壅滞体内;同时脑力劳动又过多,耗损气血,影响精神,失眠随之而生。另外,如果病后没有进行适当调理,不仅会耗损正气,还可能导致病邪留滞,以致心肝血虚、脾肾不足而失眠。
长期失眠不仅会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还可导致多种疾病,严重危害身心 健康 。可采用中药、针灸、按摩、药枕等中医方法对失眠进行防治,达到养心安神、助眠定志的功效作用。
分型辨治
古代多将失眠称为“目不暝”“不得眠”“不寐”等。失眠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以下几种。
心脾两虚型
症状: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饮食乏味,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或苍白。
治法: 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中成药推荐: 人参归脾丸。
药膳推荐: 黄芪当归乌鸡汤。亦可用山药、红枣、莲子等熬粥或做汤。
肝火亢盛型
症状: 不寐,急躁易怒,甚至彻夜不眠;胸闷胁痛,口渴喜饮,不思饮食,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小便黄,大便干。
治法: 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中成药推荐: 龙胆泻肝丸。
药膳推荐: 夏枯草、金银花代茶饮,或用栀子、菊花代茶饮。
阴虚内热型
症状: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
治法: 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中成药推荐: 天王补心丹。
药膳推荐: 黑豆老鸭汤。亦可多食用黑芝麻、桑椹、枸杞子等。
饮食停滞型
症状: 胃脘部胀满,口苦口臭,时有疼痛,恶心伴有呕吐;心烦不安,小便黄,大便干结。
治法: 消食和胃,安神宁心。
中成药推荐: 保和丸。
药膳推荐: 山楂泡水代茶饮有一定的消食功效,并可适当节食,多运动。
其他疗法
此外,针灸、药枕、耳穴压豆等也有一定防治失眠的功效。
针灸
针灸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常用于治疗失眠的穴位有安眠、百会等。阴虚火旺者可加太溪,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盛者可加太冲,饮食停滞者可加足三里或丰隆。
药枕
药枕在失眠治疗中也十分常用。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头与全身经穴紧密相联,使用中药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从而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
如菊花、决明子各200克,做成枕芯,气味清香舒适,使人容易入睡,具有醒脑提神、镇静安眠的效果;或将灯心草150克、磁石30克、首乌藤100克、合欢花100克,共同做成药枕,具有安神宁心、潜阳明目的功效。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和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主要在于疏通经络、协调阴阳。
一般常用的耳穴有神门、皮质下、神经衰弱点、心、肾等。每日3 5次,每次2分钟左右,持续3天左右即可。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失眠方法具有多样化、全方位、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通过平衡阴阳、调畅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在实际操作时,每个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2022-08-16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0:36: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失眠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心火旺型失眠,这类失眠的人经常感到心胸烦热,难以入眠,面色红润,口渴,心悸不安。此时,应当食用有清火功效的食物,并注意情绪的克制,保持心神的宁静。第二类是心阴虚型失眠,这类失眠者常有心悸失眠、头晕耳鸣、健忘、口干、舌红少苔等症状。滋...

  • 失眠在中医称为不寐证,通过辨证可以分为肝火劳心症、痰热劳心症、心脾两虚证、心肾两虚证、心胆两虚证,具体如下:1、肝火劳心症:主要是肝火上亢引起失眠,这种情况要龙胆泻肝丸进行加碱治疗;2、痰热劳心症:主要是上火外分等造成失眠症状,需要用黄岭温胆汤加碱进行治疗,改善失眠症状;3、心脾...

  • 1. 噩梦连连,睡眠浅。在中医理论中,这类失眠属于营气不足型。患者会感觉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心慌。治疗上,主要以养血安神为主,可以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多吃大枣、阿胶等补血食物。另外,百麦安神饮也是不错的选择,制作方法是取...

  • 人们通常认为失眠就是晚上睡不着,但实际上,失眠的表现形式多样。中医将失眠分为几种类型:营气不足型、肝郁气滞型、营血蕴热型、脾胃失和型以及心肝火旺型。营气不足型:这类人常常睡眠不安稳,似睡非睡,噩梦连连,白天精神不振,健忘且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伴有心慌等症状。治疗上应以益精养血安神...

  • 中医治疗失眠需要辨证论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实证:1、肝火扰心型,用龙胆泻肝汤来治疗;2、痰火扰心型,用温胆汤治疗;3、心火亢盛型,常用的朱砂安神丸加减治疗。虚证:1、主要指的是气血两虚型,也就是专业所说的心脾两虚,用归脾汤进行治疗;2、心胆气虚型,感觉特别害怕,睡觉的时候...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