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以中医治疗吗?

中医治疗失眠,为何重用黄芪, 这味药真的神通广大。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现代研究显示,黄芪还具有强心、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疲劳、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黄芪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内热消渴、气虚水肿、血虚萎黄、痹痛麻木、半身不遂、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目前,黄芪还被用于治疗冠心病、肺癌、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肾小动脉硬化症、慢性乙型肝炎、宫外孕、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儿童直立性调节障碍。可谓是作用巨大。
中医辩证为不寐——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处方:黄芪,当归,桃仁,川芎,牛膝,地龙,郁金,三七,银柴胡,竹叶,红景天,全虫。七剂。
服药后患者夜眠较前明显缓解,不服用安定也可入睡,自觉精神好,头痛有所缓解,右上肢疼痛,饮食有增,脉细,舌质淡红苔稍厚淡黄。处方:黄芪,白术,防风,川芎,白薇,葛根,白芷,桃仁,郁金,细辛,天麻,牛膝,法半夏。七付。
患者以不寐为主要症状,然究其病机则不能无视其中风的基础,患者已中风1年,本就上盛下虚,气虚血瘀,久则命门火衰,肝阳上亢,则见头痛、头晕,肾阴不足,阴不敛阳,则见不寐,眠差,故本病诊断为不寐,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方药上以补气血之虚为主,泻虚热之气为辅,方中重用黄芪,加当归、川芎补益气血,三七活血补血,郁金运气以活血,红景天益气活血,地龙、全虫搜风剔络,牛膝引火归元,银柴胡、竹叶轻泻虚热之气,全方体现了以补虚为主的思想,气血足则阴阳平衡,不寐得解。
二诊,患者不寐症状明显缓解,苔稍厚,可知气虚血瘀已久,化生瘀热,方药则以补虚与泄热共用,化痰与活血共举,则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1-08-10
中医治疗失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常用的药物有百乐眠以及养血清脑颗粒和乌灵胶囊等都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对于失眠,首先要明确导致失眠的原因,并避免病人出现紧张焦虑和思虑过度。如果出现严重的失眠,还需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镇静催眠药物进行治疗。2021-08-10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59: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于失眠可以通过中医的病症调理,具体如下:1、心火炽盛失眠,采用朱砂安神丸清心泻火、安神宁心治疗。2、肝郁化火失眠,常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治疗。3、痰热内扰失眠,采用温胆汤清化痰热和中和安神治疗。4、阴虚火旺失眠,常用六味地黄丸、黄连阿胶汤滋养降火、清心安神治疗。5、心脾两虚...

  •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多样,主要从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精神调治、针灸疗法等方面入手。失眠的病因复杂,中医认为失眠主要分为实证和虚证,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实证患者可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扰;虚证患者可根据具体证型选择相应方剂,如阴虚火旺可用黄连阿...

  • 1. 失眠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中成药如健脑安神对改善睡眠有一定的效果。2. 中药的种类繁多,选择应根据中医诊断,以确保用药的适宜性。3. 通过中医门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个性化的汤药方剂,以提高治疗针对性。4. 统计显示,中医治疗失眠的效果往往优于西医,许多患者在中医治疗下取得了显著...

  • 中医可以从根本上治疗失眠,但失眠治愈后仍有可能复发,无法绝对保证根治。具体分析如下:中医治疗的根本性:中医能够根据失眠的不同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从根本上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失眠的复发可能性: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失眠在治愈后仍有可能复发。复发后...

  • 1. 针对失眠,一种中医偏方涉及柴胡、木香、白芍、丹参、檀香、五味子、玉竹、熟枣仁、夜交藤、生龙骨和牡蛎。患者需每日煎服一剂,连续服用七天为一个疗程。若伴有心烦口苦,可加入栀子和黄芩;易惊醒的患者则可添加琥珀粉。2. 另一个方剂包括生地黄、百合、枣仁、炙远志、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龙齿...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