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析:总是内心不安,心烦意乱,湿热下注,阴阳亏虚

中医临床分析:

靳某,女士,57岁,2012年5月10日首诊。

情况描述: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1年,时好时坏,消化不良、吐酸水,气机不够畅通,量少、便秘,很难受。其他:吐白色痰,恐惧胆怯。另外因素:居住地是宣城,情绪烦躁,体测36.8℃,BP146/87mmHg。

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脾湿愈增、肝胆克脾。

调理:强脾和中,平胆止痛。

方药参考:取绿笋片来止咳化痰,使用小青藤香来理气,取石蝴蝶、老君须来补虚。困倦者,加藤子甘草。眼睛发干者,加野苦瓜。

说到底什么都不是你的,只有健康是你的。如果你也关注自己与家人的健康,欢迎投稿舌象,我们一起来好好分析一下!2022-06-02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1:45: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症等,从中医角度看,多与心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时需理气解郁,滋阴降火。2. 中医认为,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等症状,通常由气血亏虚,心肝火旺,心肾不交等原因引起。3. 实证心悸,可能由水饮凌心,热扰心神,痰阻经隧等因素导致;虚证心悸,则可能由血不养心,...

  • 每天的忙碌与压力,常常让人心烦意乱,中医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首先,当内心的抑郁和沮丧交织,肝脏的排毒功能若受阻,便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肝郁气滞,易怒口苦,头晕头痛)。其次,外部环境的热毒侵袭,或者体内气滞痰凝、瘀血停滞,长期积累的内热,会扰乱心神,让人烦躁不安,夜晚难以入眠,梦境纷...

  •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感到心烦意乱可能是因为肝气郁结所致。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如果情绪长期压抑,或者生活压力过大,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情绪,使人感到烦躁不安。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您采取一些舒肝理气的方法。首先,可以通过调整情绪来缓解肝气郁结,比如多进行一些放松心情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

  • 这种情况大多分为以下4种:1. 肝火的扰心 肝火的忧心换句话说就是肝气郁结,火热内盛从而扰乱人的精神。2. 痰热扰心 当人体痰热非常严重的时候,就会蒙蔽心神,热血又会引起人体各种心神不安。3. 阴虚火旺 当人芦薯体阴虚火旺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五心烦热,并且有些人还会伴有盗汗,这个时候病人在睡...

  • 总是心烦意乱应该属于中医理论中的情志病,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本为正常的情志活动,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不会导致或者诱发疾病。如果七情太过,比如总是心烦、易怒、郁郁寡欢,属于情志病中的郁症,多因肝的疏泄条达功能失常,阻遏气机的升降、气血逆乱,扰于心神,心本主藏神...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